|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3页 | 
| 1.4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 第2章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辐射特性与定量分析方法 | 第14-25页 | 
| 2.1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的产生与辐射过程 | 第14-18页 | 
| 2.1.1 等离子体的形成 | 第14-15页 | 
| 2.1.2 等离子体的辐射机制 | 第15-16页 | 
| 2.1.3 等离子体模型 | 第16页 | 
| 2.1.4 等离子体特征谱线展宽机制 | 第16-18页 | 
| 2.2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特征参数的测量 | 第18-20页 | 
| 2.2.1 等离子体电子温度的诊断 | 第18-19页 | 
| 2.2.2 等离子体电子密度的诊断 | 第19-20页 | 
| 2.3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定量分析方法 | 第20-24页 | 
| 2.3.1 外定标法 | 第20-21页 | 
| 2.3.2 内定标法 | 第21页 | 
| 2.3.3 自由定标法 | 第21-23页 | 
| 2.3.4 多变量定量分析法 | 第23-24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3章 环境气体对DP-LIBS检测合金钢等离子体特性的影响 | 第25-36页 | 
| 3.1 LIBS检测平台的搭建 | 第25-26页 | 
| 3.2 实验条件和实验过程 | 第26-27页 |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7-35页 | 
| 3.3.1 合金钢LIBS谱线的定性分析 | 第27-29页 | 
| 3.3.2 发射谱线强度及信背比 | 第29-31页 | 
| 3.3.3 等离子体电子温度 | 第31-33页 | 
| 3.3.4 等离子体电子密度 | 第33-35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4章 环境气体对DP-LIBS检测合金钢定量分析的影响 | 第36-41页 | 
| 4.1 内标谱线的选择 | 第36页 | 
| 4.2 定量分析结果 | 第36-39页 | 
| 4.3 定量分析检测限 | 第39-40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5章 样品温度对DP-LIBS检测Al等离子体特性的影响 | 第41-51页 | 
| 5.1 实验装置和过程 | 第41-42页 | 
|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2-49页 | 
| 5.2.1 辐射谱线强度随样品温度的演化 | 第42-44页 | 
| 5.2.2 电子温度随样品温度的演化 | 第44-45页 | 
| 5.2.3 电子密度随样品温度的演化 | 第45-48页 | 
| 5.2.4 样品温度对等离子体羽形态的影响 | 第48-49页 | 
| 5.2.5 实验过程中的LTE问题 | 第49页 | 
| 5.3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1-53页 | 
| 6.1 总结 | 第51-52页 | 
| 6.2 展望 | 第52-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61页 | 
| 作者简介 | 第61-6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