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6页 |
·阀门的失效形式 | 第13-16页 |
·磨损 | 第13-15页 |
·冲蚀和气蚀 | 第15页 |
·腐蚀 | 第15-16页 |
·阀门密封面的防护方法 | 第16-21页 |
·密封面的腐蚀防护方法 | 第16-19页 |
·阀门密封面的磨损防护方法 | 第19-21页 |
·异种材料焊接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21-29页 |
·钢/铸铁与铜及铜合金的性能分析 | 第21-23页 |
·钢/铸铁与铜及铜合金可焊性分析 | 第23-24页 |
·影响异种金属焊接的因素 | 第24-26页 |
·钢/铸铁与铜及铜合金焊接的常用方法 | 第26-29页 |
·阀门密封面堆焊方法 | 第29-31页 |
·铜合金的组织性能及界面结合机理的研究现状 | 第31-32页 |
·电磁作用焊接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32-34页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34-35页 |
·课题研究的难点及拟解决方案 | 第35-36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设备及方法 | 第36-42页 |
·试验材料 | 第36页 |
·试验设备 | 第36-38页 |
·试验方法 | 第38-42页 |
·堆焊前准备及试验 | 第38页 |
·试样加工 | 第38-39页 |
·试样的检测与分析 | 第39-42页 |
第三章 铝青铜与低碳钢/铸铁堆焊层组织、性能分析 | 第42-63页 |
·堆焊工艺参数对铝青铜与低碳钢/铸铁堆焊层的成型性的影响 | 第42-47页 |
·堆焊工艺参数对铝青铜/低碳钢堆焊层熔深的影响 | 第42-45页 |
·堆焊工艺参数对铝青铜/铸铁堆焊层熔深的影响 | 第45-47页 |
·堆焊工艺参数对铝青铜与低碳钢/铸铁堆焊层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7-56页 |
·堆焊工艺参数对堆焊层硬度的影响 | 第47-49页 |
·堆焊工艺参数对堆焊层耐磨性的影响 | 第49-56页 |
·堆焊工艺参数对铝青铜与低碳钢/铸铁堆焊层显微组织的影响 | 第56-62页 |
·铝青铜与低碳钢堆焊层显微组织分析 | 第57-61页 |
·铝青铜与铸铁堆焊层显微组织分析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四章 铝青铜与低碳钢/铸铁堆焊层耐蚀性能分析 | 第63-76页 |
·电化学腐蚀基本原理分析 | 第63-65页 |
·堆焊层的耐蚀性能分析 | 第65-75页 |
·极化曲线分析 | 第65-68页 |
·腐蚀前后组织形貌及微区成分 | 第68-71页 |
·不同合金粉末堆焊层耐蚀性对比分析 | 第71-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五章 异种材料焊接性及界面结合机理分析 | 第76-93页 |
·渗透裂纹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 第76-83页 |
·渗透裂纹产生原因分析 | 第76-80页 |
·渗透裂纹的影响因素 | 第80-83页 |
·渗透裂纹的防治措施 | 第83页 |
·铝青铜与低碳钢堆焊层的界面结合状态分析 | 第83-88页 |
·堆焊层界面金相组织 | 第84-85页 |
·堆焊层界面结合形态及元素的扩散 | 第85-88页 |
·铝青铜与铸铁堆焊层的界面结合状态分析 | 第88-89页 |
·堆焊层结合机理的分析 | 第89-92页 |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第六章 外加磁场对堆焊层组织、性能及结合机理的影响 | 第93-129页 |
·磁场电流对堆焊层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93-104页 |
·不同磁场电流下铝青铜/20g低碳钢堆焊层硬度和耐磨性的变化 | 第93-98页 |
·不同磁场电流下铝青铜/灰口铸铁堆焊层硬度和耐磨性的变化 | 第98-104页 |
·磁场电流对堆焊层显微组织的影响 | 第104-110页 |
·不同磁场电流下铝青铜/低碳钢堆焊层显微组织的变化 | 第104-109页 |
·不同磁场电流下铝青铜/灰口铸铁堆焊层显微组织的变化 | 第109-110页 |
·磁场电流对堆焊层耐蚀性的影响 | 第110-113页 |
·不同磁场电流下铝青铜/低碳钢堆焊层耐蚀性的变化 | 第111-112页 |
·不同磁场电流下铝青铜/灰口铸铁堆焊层耐蚀性的变化 | 第112-113页 |
·外加磁场对堆焊层结合机理的影响 | 第113-122页 |
·磁场电流对铝青铜/低碳钢堆焊层结合机理的影响 | 第113-119页 |
·磁场电流对铝青铜/铸铁堆焊层结合机理的影响 | 第119-122页 |
·外加磁场对堆焊过程的作用机理 | 第122-127页 |
·本章小结 | 第127-129页 |
第七章结论 | 第129-131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135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135-137页 |
致谢 | 第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