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7页 |
| 1.2 国内外电力系统优化算法研究现状 | 第7-9页 |
| 1.2.1 有功优化的研究现状 | 第7-8页 |
| 1.2.2 无功优化的研究现状 | 第8-9页 |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9-11页 |
| 第二章 线性方程组的解法 | 第11-19页 |
| 2.1 高斯消元法 | 第11-15页 |
| 2.1.1 改进高斯消元法解节点阻抗矩阵 | 第11-13页 |
| 2.1.2 高斯-约当消元法解节点阻抗矩阵 | 第13-14页 |
| 2.1.3 稀疏矩阵技术在高斯消元法求解节点阻抗矩阵中的应用 | 第14-15页 |
| 2.2 因子表法 | 第15-16页 |
| 2.2.1 基于高斯消元法的因子表法 | 第15-16页 |
| 2.2.2 基于高斯-约当消元法的因子表法 | 第16页 |
| 2.3 形成雅可比矩阵的新方法 | 第16-18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 第三章 电力系统优化经典算法的理论模型 | 第19-37页 |
| 3.1 引言 | 第19页 |
| 3.2 电力系统基本潮流算法 | 第19-26页 |
| 3.2.1 高斯-赛德尔法 | 第20-22页 |
| 3.2.2 牛顿-拉夫逊法 | 第22-24页 |
| 3.2.3 快速分解法 | 第24页 |
| 3.2.4 直流潮流 | 第24-25页 |
| 3.2.5 算例分析 | 第25-26页 |
| 3.3 网损微增率 | 第26-36页 |
| 3.3.1 B系数法 | 第26-27页 |
| 3.3.2 阻抗矩阵法 | 第27-28页 |
| 3.3.3 导纳矩阵法 | 第28-31页 |
| 3.3.4 雅可比矩阵法 | 第31-34页 |
| 3.3.5 转置雅可比矩阵法新推导 | 第34-36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四章 经典优化算法 | 第37-46页 |
| 4.1 经典法有功优化 | 第37-42页 |
| 4.1.1 有功优化的基础模型 | 第37-39页 |
| 4.1.2 经典法有功优化 | 第39-42页 |
| 4.2 经典法无功优化 | 第42-44页 |
| 4.2.1 无功优化的基础模型 | 第42-43页 |
| 4.2.2 经典法无功优化 | 第43-44页 |
| 4.3 算例分析 | 第44-45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五章 算例分析 | 第46-49页 |
| 5.1 节点阻抗矩阵求法的比较结果 | 第46-47页 |
| 5.1.1 改进高斯消元法解节点阻抗矩阵 | 第46页 |
| 5.1.2 高斯-约当消元法解节点阻抗矩阵 | 第46页 |
| 5.1.3 稀疏矩阵技术在高斯消元法求解节点阻抗矩阵中的应用 | 第46-47页 |
| 5.2 两种因子表法的比较结果 | 第47页 |
| 5.3 形成雅可比矩阵新方法的比较结果 | 第47-49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9-50页 |
| 致谢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 附录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