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小说论文--古代小说论文--其他古代小说研究与评论论文

《太平广记》报应故事研究--以唐代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绪言第9-13页
 一、报应观念的研究现状第9-11页
 二、《太平广记》的研究现状第11-13页
第一节 报应观念的渊源与流变第13-20页
 一、中国传统的报应思想第13-15页
 二、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第15-20页
  1.印度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第15-16页
  2.中国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第16-20页
第二节 《太平广记》报应故事所见唐代佛教崇拜第20-32页
 一、《太平广记》报应故事中的佛经崇拜第20-28页
  1.主要崇拜的佛经第21-23页
  2.佛经崇拜的宗教功能第23-28页
 二、《太平广记》报应故事中的佛像崇拜第28-32页
  1.尊崇佛像得善报第29-30页
  2.不敬佛像得恶报第30-32页
第三节 《太平广记》报应故事所见儒家伦理道德第32-42页
 一、果报观念下的孝道第32-36页
 二、果报观念下的仁义第36-39页
 三、果报观念下的诚信第39-42页
第四节 《太平广记》报应故事所见戒杀重生思想第42-50页
 一、杀生食肉受恶报第42-47页
  1.杀人受恶报第43-44页
  2.杀动物受恶报第44-47页
 二、唐人的食素重生举措第47-50页
第五节 《太平广记》报应故事所见唐代部分社会问题第50-57页
 一、妒妇与婢妾问题第50-53页
 二、吏治问题第53-57页
  1.贪财好利,聚敛无度第53-54页
  2.淫刑酷罚,草菅人命第54-55页
  3.行贿受贿,吏治腐败第55-57页
第六节 《太平广记》中唐代报应故事的特点第57-59页
结论第59-60页
附录第60-67页
参考文献第67-71页
致谢第71-72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袁可嘉诗论研究
下一篇:《这一夜,Women说相声》言语幽默制笑机制的语用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