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线路工程论文--线路构造论文--路基论文

新建高铁对紧邻运营铁路路基服役状态影响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7页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25页
        1.2.1 铁路路基外部扰动第12-15页
        1.2.2 铁路路基使用性能第15-22页
        1.2.3 铁路路基检测评价第22-24页
        1.2.4 存在的问题第24-25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25-27页
第二章 施工扰动对运营铁路路基状态影响分析第27-36页
    2.1 铁路路基状态影响因素概述第27-29页
        2.1.1 内部影响因素第27页
        2.1.2 一般外部影响因素第27-29页
        2.1.3 邻近施工扰动因素第29页
    2.2 施工邻近程度评定第29-33页
    2.3 邻近施工扰动过程分析第33-35页
    2.4 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施工扰动条件下运营路基状态现场试验第36-66页
    3.1 试验现场场地概况第36-37页
    3.2 运营路基动力测试第37-56页
        3.2.1 测试方案第38-49页
        3.2.2 测试结果分析第49-56页
    3.3 运营路基静力测试第56-65页
        3.3.1 测试方案第57-58页
        3.3.2 元件埋设第58-61页
        3.3.3 测试结果分析第61-65页
    3.4 小结第65-66页
第四章 施工扰动条件下运营路基变形理论分析与稳定性计算第66-93页
    4.1 列车动荷载影响效应分析第66-69页
        4.1.1 火车振波传递规律第66-68页
        4.1.2 火车振波估算第68-69页
    4.2 路基基坑开挖扰动效应力学分析第69-75页
        4.2.1 路基基坑开挖力学性状分析第69-70页
        4.2.2 路基基坑开挖周边区域解析解第70-74页
        4.2.3 工程实例计算第74-75页
    4.3 沉桩施工扰动效应力学分析第75-84页
        4.3.1 沉桩过程挤土作用第75页
        4.3.2 沉桩挤土圆孔扩张理论分析第75-80页
        4.3.3 工程实例计算分析第80-84页
    4.4 路基稳定性分析第84-91页
        4.4.1 路基边坡稳定性计算第84-88页
        4.4.2 路基动力稳定性评价第88-91页
    4.5 小结第91-93页
第五章 施工扰动条件下运营路基服役状态数值分析第93-113页
    5.1 路基数值计算模型第93-98页
        5.1.1 模型建立第93-95页
        5.1.2 列车荷载第95-97页
        5.1.3 模型验证第97-98页
    5.2 运营路基服役状态分析第98-108页
        5.2.1 施工扰动下运营路基最危险阶段第98-99页
        5.2.2 施工扰动下列车运行控制第99-101页
        5.2.3 最不利条件下运营路基状态第101-108页
    5.3 运营路基稳定阈值第108-111页
    5.4 小结第111-113页
第六章 工程措施对运营铁路路基服役状态影响第113-133页
    6.1 地基处理方式变更第113-116页
    6.2 运营路基开挖边坡防护措施第116-118页
    6.3 紧邻既有线打桩振动控制技术第118-124页
        6.3.1 紧邻既有线管桩施工工法特点第118-119页
        6.3.2 紧邻既有线管桩施工技术第119-122页
        6.3.3 施工安全措施第122-123页
        6.3.4 应用效果第123-124页
    6.4 紧邻既有线成桩控制技术效果分析第124-132页
        6.4.1 有限元分析模型第124-126页
        6.4.2 静压管桩施工应力释放孔作用分析第126-127页
        6.4.3 静压施工效果分析第127-128页
        6.4.4 管桩施工顺序影响分析第128-132页
    6.5 小结第132-133页
第七章 运营铁路路基服役状态评估第133-155页
    7.1 路基状态评估存在问题第133-134页
    7.2 评价基本原理第134-140页
        7.2.1 评价思路第134页
        7.2.2 灰色聚类模型第134-136页
        7.2.3 人工神经网络第136-140页
    7.3 模型指标的建立第140-141页
    7.4 运营路基状态评估第141-151页
        7.4.1 灰色评估第141-144页
        7.4.2 BP神经网络评价第144-151页
    7.5 运营路基轨检资料分析验证第151-154页
    7.6 小结第154-155页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155-160页
    8.1 主要结论第155-158页
    8.2 主要创新点第158页
    8.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158-160页
参考文献第160-171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第171-172页
致谢第172页

论文共1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索杆张力结构的预张力偏差和刚度解析
下一篇:基于非结构网格的气冷涡轮气热弹耦合数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