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字母注释表 | 第12-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3页 |
| 1.1 引言 | 第13-14页 |
| 1.2 碳烟颗粒组成及生成机理 | 第14-17页 |
| 1.3 碳烟颗粒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2页 |
| 1.4 本文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22-23页 |
| 第二章 实验系统及研究方法 | 第23-37页 |
| 2.1 实验系统 | 第23-29页 |
| 2.2 实验工况 | 第29-30页 |
| 2.3 碳烟颗粒的表征仪器及方法 | 第30-36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三章 不同火焰高度碳烟颗粒形貌与纳观结构研究 | 第37-53页 |
| 3.1 碳烟颗粒微观形貌 | 第37-38页 |
| 3.2 碳烟颗粒分型特性 | 第38-40页 |
| 3.3 基本碳粒子粒径 | 第40-42页 |
| 3.4 碳烟颗粒纳观形貌及结构特征参数 | 第42-49页 |
| 3.5 碳烟颗粒有序化程度研究 | 第49-51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 第四章 不同火焰高度碳烟颗粒表面官能团研究 | 第53-63页 |
| 4.1 碳烟颗粒表面脂肪族C-H官能团研究 | 第53-57页 |
| 4.2 碳烟颗粒表面含氧官能团研究 | 第57-61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 第五章 不同火焰高度碳烟颗粒氧化特性研究 | 第63-72页 |
| 5.1 TGA操作参数设置及谱图前处理方法 | 第63-64页 |
| 5.2 碳烟颗粒氧化活性评价参数定义 | 第64-67页 |
| 5.3 碳烟颗粒氧化特性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7-69页 |
| 5.4 碳烟颗粒微观结构、表面官能团与其氧化活性之间的联系 | 第69-70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 第六章 全文总结及工作展望 | 第72-75页 |
| 6.1 全文总结 | 第72-73页 |
| 6.2 工作展望 | 第73-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80-81页 |
| 致谢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