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试剂与纯化学品的生产论文--光化学物质论文

氧化物基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其温度传感性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3-29页
    1.1 引言第13页
    1.2 稀土上转换发光材料第13-18页
        1.2.1 稀土元素简介第14-17页
        1.2.2 上转换发光机制第17-18页
        1.2.3 上转换发光基质材料第18页
    1.3 稀土上转换发光材料在光学温度传感上的应用第18-23页
        1.3.1 荧光强度型光学温度传感第19-20页
        1.3.2 荧光衰减寿命型光学温度传感第20页
        1.3.3 荧光强度比型光学温度传感第20-21页
        1.3.4 光学温度传感测试装置第21-23页
    1.4 上转换发光温度传感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23-27页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7-29页
第2章 实验样品制备与表征第29-33页
    2.1 实验原料第29页
    2.2 实验设备第29-30页
    2.3 样品制备第30-31页
    2.4 主要测试方法和仪器简介第31-33页
        2.4.1 X射线粉末衍射(XRD)第31页
        2.4.2 光致发光光谱测试第31页
        2.4.3 介电性能测试第31页
        2.4.4 铁电性能测试第31-33页
第3章 稀土掺杂Bi_3Ti_(1.5)WO_9铁电陶瓷的上转换发光、电学性能和温度传感性能第33-65页
    3.1 稀土Er~(3+)离子掺杂Bi_3Ti_(1.5)WO_9铁电陶瓷第33-44页
        3.1.1 实验方法第34-35页
        3.1.2 样品的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分析第35-38页
        3.1.3 样品的介电、铁电、压电性能分析第38-40页
        3.1.4 上转换发光性能分析第40-43页
        3.1.5 光学温度传感性能分析第43-44页
    3.2 稀土Er~(3+)、Yb~(3+)离子共掺Bi_3Ti_(1.5)WO_9铁电陶瓷第44-53页
        3.2.1 实验方法第45-46页
        3.2.2 物相组成分析第46-47页
        3.2.3 紫外-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分析第47-48页
        3.2.4 上转换发光性能分析第48-51页
        3.2.5 光学温度传感性能分析第51-53页
    3.3 稀土La~(3+)掺杂Bi_(2.88)Er_(0.03)Yb_(0.09)Ti_(1.5)W_(0.5)O_9铁电陶瓷第53-58页
        3.3.1 实验方法第53-54页
        3.3.2 上转换发光性能分析第54-56页
        3.3.3 光学温度传感性能分析第56-57页
        3.3.4 铁电、介电性能分析第57-58页
    3.4 Nb~(5+)离子掺杂Bi_(2.88)Er_(0.03)Yb_(0.09)Ti_(1.5)W_(0.5)O_9铁电陶瓷第58-62页
        3.4.1 实验方法第58-59页
        3.4.2 上转换发光性能分析第59-61页
        3.4.3 光学温度传感性能分析第61-62页
        3.4.4 铁电性能分析第62页
    3.5 本章小结第62-65页
第4章 稀土掺杂xLiNbO_3-(1-x)(K,Na)NbO_3铁电陶瓷第65-81页
    4.1 实验方法第66-68页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68-79页
        4.2.1 xLN-(1-x)KNN:Er~(3+)陶瓷的X射线衍射分析第68-70页
        4.2.2 xLN-(1-x)KNN:Er~(3+)陶瓷的上转换发光性能分析第70页
        4.2.3 0.4 LN-0.6KNN:Er~(3+)陶瓷的极化时间对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分析第70-74页
        4.2.4 0.4 LN-0.6KNN:Er~(3+)陶瓷的温度传感性能分析第74-76页
        4.2.5 0.4 LN-0.6KNN:Er~(3+),yYb~(3+)陶瓷的上转换发光性能分析第76-78页
        4.2.6 0.4 LN-0.6KNN:Er~(3+),yYb~(3+)陶瓷的温度传感性能分析第78-79页
    4.3 本章小结第79-81页
第5章 稀土掺杂复相钨酸盐材料的上转换发光和温度传感性能第81-113页
    5.1 稀土Er~(3+)离子掺杂复相钨酸锶材料第81-95页
        5.1.1 实验过程第82-83页
        5.1.2 样品SWOE-x的物相成分和微观形貌分析第83-85页
        5.1.3 样品SWOE-x的上转换发光性能分析第85-91页
        5.1.4 样品SWOE-x的温度传感性能分析第91-95页
    5.2 稀土Er~(3+)/Yb~(3+)离子掺杂La_(2x)Ca_3(1-x)(WO_4)_3复相钨酸盐材料第95-105页
        5.2.1 实验方法第95-96页
        5.2.2 La_(2x)Ca_3(1-x)(WO_4)_3样品的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分析第96-98页
        5.2.3 La_(2x)Ca_3(1-x)(WO_4)_3样品的上转换发光性能分析第98-99页
        5.2.4 La_(0.4)Ca_(2.4)(WO_4)_3样品的物相成分分析第99-100页
        5.2.5 La_(0.4)Ca_(2.4)(WO_4)_3样品的上转换发光性能分析第100-101页
        5.2.6 La_(2x)Ca_3(1-x)(WO_4)_3样品的发光性能分析第101-104页
        5.2.7 La_(2x)Ca_3(1-x)(WO_4)_3样品的温度传感性能分析第104-105页
    5.3 稀土Er~(3+)/Yb~(3+)离子掺杂xKY(WO_4)_2-(1-x)K_2WO_4复相钨酸盐材料第105-111页
        5.3.1 实验方法第106-107页
        5.3.2 样品xKYW-(1-x)KW的物相成分分析第107-108页
        5.3.3 样品xKYW-(1-x)KW的上转换发光性能分析第108-110页
        5.3.4 样品0.6KYW-0.4KW的温度传感性能分析第110-111页
    5.4 本章小结第111-113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113-117页
    6.1 结论第113-116页
    6.2 创新点第116页
    6.3 研究展望第116-117页
参考文献第117-131页
致谢第131-132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32-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波膨化石墨法制备石墨烯材料及其应用研究
下一篇:过渡金属单原子电催化剂的可控制备和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