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2页 |
前言 | 第13-15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15-27页 |
1. 材料 | 第15-18页 |
1.1 所用细胞系及细胞培养试剂 | 第15页 |
1.2 实验相关试剂盒 | 第15页 |
1.3 药品 | 第15页 |
1.4 抗体 | 第15-16页 |
1.5 有机试剂 | 第16页 |
1.6 其他试剂 | 第16页 |
1.7 配制试剂 | 第16-18页 |
1.8 仪器与耗材 | 第18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8-26页 |
2.1 细胞培养 | 第18-19页 |
2.2 细胞及裸鼠的辐照 | 第19-20页 |
2.3 ELISA实验 | 第20页 |
2.4 细胞提取RNA,RT-PCR及qPCR实验 | 第20-22页 |
2.5 蛋白质样品制备 | 第22页 |
2.6 SDS-PAGE电泳 | 第22-23页 |
2.7 MTT实验 | 第23-24页 |
2.8 细胞划痕实验 | 第24页 |
2.9 Transwell实验 | 第24页 |
2.10 Tube formation实验 | 第24页 |
2.11 裸鼠成瘤实验 | 第24-25页 |
2.12 包埋与切片 | 第25页 |
2.13 HE染色实验 | 第25-26页 |
2.14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HC) | 第26页 |
3. 数据统计分析 | 第26-27页 |
实验结果 | 第27-35页 |
1. 辐照对乳腺癌细胞VEGF的分泌量的影响 | 第27页 |
2. 褪黑素抑制辐照引起的VEGF的表达量及分泌量增加 | 第27-28页 |
3. 条件培养基对HUVECs增殖能力的影响 | 第28-29页 |
4. 条件培养基对HUVECs迁移能力的影响 | 第29-30页 |
5. 条件培养基对HUVECs侵袭能力的影响 | 第30页 |
6. 条件培养基对HUVECs成管能力的影响 | 第30-31页 |
7. 条件培养基激活HUVECs血管新生相关信号通路 | 第31-32页 |
8. 裸鼠成瘤模型中肿瘤组织的生长及VEGF含量的改变 | 第32-33页 |
9. 裸鼠成瘤模型中肿瘤组织的细胞形态及PCNA,VEGF和CD31的表达 | 第33-35页 |
讨论 | 第35-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1页 |
综述 褪黑素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作用及机制 | 第41-51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