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绪论 | 第12-20页 |
1.1 氧化应激 | 第12-13页 |
1.1.1 氧化应激及活性氧 | 第12页 |
1.1.2 活性氧对机体的损伤 | 第12页 |
1.1.3 氧化应激的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PHB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1.2.1 PHB的结构 | 第13页 |
1.2.2 PHB的功能 | 第13-14页 |
1.2.3 PHB2的结构 | 第14页 |
1.2.4 PHB2蛋白的功能研究 | 第14-17页 |
1.3 七鳃鳗的重要研究价值 | 第17-18页 |
1.3.1 七鳃鳗概述 | 第17页 |
1.3.2 七鳃鳗的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1.3.3 七鳃鳗的研究价值 | 第18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8-20页 |
2.Lm-PHB2在细胞中定位迁移情况探究 | 第20-30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0-21页 |
2.1.1 主要实验材料 | 第20页 |
2.1.2 主要实验试剂 | 第20页 |
2.1.3 主要实验设备 | 第20-21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1-22页 |
2.2.1 去内毒素质粒提取 | 第21页 |
2.2.2 脂质体瞬时转染 | 第21页 |
2.2.3 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样品制备 | 第21-22页 |
2.2.4 七鳃鳗PHB2蛋白截短突变真核表达重组质粒构建 | 第22页 |
2.3 实验结果 | 第22-28页 |
2.3.1 去内毒素质粒提取 | 第22-23页 |
2.3.2 脂质体转染结果 | 第23页 |
2.3.3 过氧化氢刺激前后Lm-PHB2在293T和CHL细胞定位情况 | 第23-26页 |
2.3.4 Lm-PHB21-50aa决定Lm-PHB2靶向定位于线粒体 | 第26-28页 |
2.4 讨论 | 第28页 |
2.5 小结 | 第28-30页 |
3.rLm-PHB2蛋白抑制过氧化氢诱导的ROS爆发 | 第30-36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30页 |
3.1.1 主要材料 | 第30页 |
3.1.2 主要试剂 | 第30页 |
3.1.3 主要仪器 | 第30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0-32页 |
3.2.1 rLm-PHB2重组蛋白提取 | 第30-31页 |
3.2.2 免疫荧光检测rLm-PHB2蛋白进入细胞 | 第31-32页 |
3.2.3 rLm-PHB2蛋白抑制293T细胞中由过氧化氢诱导的ROS爆发 | 第32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32-34页 |
3.3.1 rLm-PHB2重组蛋白纯化 | 第32页 |
3.3.2 rLm-PHB2抑制293T细胞由过氧化氢诱发的ROS爆发 | 第32-34页 |
3.4 讨论 | 第34页 |
3.5 小结 | 第34-36页 |
4.Lm-PHB2参与维持线粒体形态稳定 | 第36-47页 |
4.1 主要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36-37页 |
4.1.1 主要材料 | 第36页 |
4.1.2 主要试剂 | 第36页 |
4.1.3 主要仪器 | 第36-37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37-40页 |
4.2.1 激光共聚焦检测Lm-PHB2维持线粒体形态 | 第37页 |
4.2.2 线粒体膜电位检测 | 第37页 |
4.2.3 细胞中RNA提取方法 | 第37-38页 |
4.2.4 RNA反转录 | 第38页 |
4.2.5 Q-PCR检测OPA1的表达情况 | 第38-39页 |
4.2.6 WesternBlot检测293T细胞中OPA1的表达情况 | 第39-40页 |
4.2.7 免疫共沉淀 | 第40页 |
4.3 实验结果 | 第40-45页 |
4.3.1 Lm-PHB2参与维持线粒体形态稳定 | 第40-41页 |
4.3.2 Lm-PHB2维持线粒体膜电位 | 第41-42页 |
4.3.3 Lm-PHB2增加氧化应激状态下293T细胞中OPA1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 | 第42页 |
4.3.4 免疫荧光检测Lm-PHB2与OPA1共定位 | 第42-43页 |
4.3.5 免疫共沉淀检测Lm-PHB2与OPA1相互作用 | 第43-44页 |
4.3.6 Lm-PHB2增加氧化应激相关蛋白的表达 | 第44-45页 |
4.4 讨论 | 第45-46页 |
4.5 小结 | 第46-47页 |
5.Lm-PHB2与HAX1相互作用抑制由过氧化氢诱导的细胞凋亡 | 第47-54页 |
5.1 主要材料和试剂 | 第47页 |
5.1.1 主要材料 | 第47页 |
5.1.2 主要试剂 | 第47页 |
5.1.3 主要仪器 | 第47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47-48页 |
5.2.1 Q-PCR检测Lm-PHB2增加HAX1表达水平 | 第47-48页 |
5.2.2 WesternBlotLm-PHB2增加HAX1表达水平 | 第48页 |
5.2.3 免疫荧光检测Lm-PHB2与HAX1相互作用 | 第48页 |
5.2.4 免疫共沉淀检测Lm-PHB2与HAX1相互作用 | 第48页 |
5.3 实验结果 | 第48-51页 |
5.3.1 Lm-PHB2抑制氧化应激状态下293T细胞中Caspase3,Caspase9和细胞色素C的表达 | 第48-49页 |
5.3.2 Lm-PHB2增加氧化应激状态下293T细胞中HAX1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 | 第49-50页 |
5.3.3 免疫荧光检测Lm-PHB2与HAX1共定位 | 第50-51页 |
5.3.4 免疫共沉淀检测Lm-PHB2和HAX1相互作用 | 第51页 |
5.4 讨论 | 第51-53页 |
5.5 小结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