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 | 第16-18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2章 人本理念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 第18-29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20页 |
2.1.1 人本理念 | 第18页 |
2.1.2 人力资源 | 第18-19页 |
2.1.3 公共部门 | 第19-20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第20-21页 |
2.2.2 需求理论 | 第21-22页 |
2.2.3 学习型组织理论 | 第22-23页 |
2.3 人本理念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逻辑关联 | 第23-24页 |
2.4 人本理念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表征 | 第24-27页 |
2.4.1 选拔任用上坚持任人唯贤 | 第24页 |
2.4.2 岗位配置上坚持人适其职 | 第24-25页 |
2.4.3 教育培训上坚持因材施教 | 第25-26页 |
2.4.4 激励机制上坚持有的放矢 | 第26-27页 |
2.5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 第27-29页 |
2.5.1 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需要 | 第27页 |
2.5.2 是贯彻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 | 第27-28页 |
2.5.3 是建立学习型政府的需要 | 第28页 |
2.5.4 是建立服务型政府的需要 | 第28-29页 |
第3章 人本理念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透视 | 第29-37页 |
3.1 整体现状描述 | 第29-30页 |
3.2 当前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0-33页 |
3.2.1 管理理念中忽视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 第30-31页 |
3.2.2 科层组织结构中的存在着人性异化 | 第31-32页 |
3.2.3 绩效考核制度缺乏科学性和全面性 | 第32页 |
3.2.4 激励机制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 第32-33页 |
3.3 原因分析 | 第33-37页 |
3.3.1 传统封建思想文化的影响仍未消除 | 第33-34页 |
3.3.2 公务员管理制度未充分发挥作用 | 第34-35页 |
3.3.3 相关理论的研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 第35-37页 |
第4章 国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经验及启示 | 第37-41页 |
4.1 国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经验 | 第37-39页 |
4.1.1 美国的职位分类制度的经验 | 第37-38页 |
4.1.2 德国的晋升制度的经验 | 第38-39页 |
4.2 国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 | 第39-41页 |
4.2.1 合理地进行职位分类 | 第39页 |
4.2.2 引进竞争和激励机制 | 第39页 |
4.2.3 加强绩效评价与管理 | 第39-40页 |
4.2.4 规范职务晋升的标准 | 第40-41页 |
第5章 人本理念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路径 | 第41-52页 |
5.1 转变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 | 第41-44页 |
5.1.1 树立整体观念 | 第41-42页 |
5.1.2 强化服务观念 | 第42-43页 |
5.1.3 培育学习观念 | 第43-44页 |
5.2 完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 第44-47页 |
5.2.1 优化职位分类制度 | 第44-45页 |
5.2.2 健全权利救济制度 | 第45-46页 |
5.2.3 创新绩效评估制度 | 第46-47页 |
5.3 强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措施 | 第47-49页 |
5.3.1 强化目标激励 | 第47页 |
5.3.2 改革薪酬激励 | 第47-48页 |
5.3.3 关注情感激励 | 第48页 |
5.3.4 重视培训激励 | 第48-49页 |
5.3.5 注重参与激励 | 第49页 |
5.4 形成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本文化 | 第49-52页 |
5.4.1 营造一个和谐的文化氛围 | 第50页 |
5.4.2 重塑有使命感的政府文化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