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特征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选题依据、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现状及主要问题 | 第10-12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4 研究步骤和完成的工作量 | 第12-13页 |
1.5 取得的成果及认识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特征 | 第15-39页 |
2.1 大地构造背景及研究区范围 | 第15-17页 |
2.1.1 大地构造背景 | 第15-16页 |
2.1.2 研究范围 | 第16-17页 |
2.2 盆地构造演化特征 | 第17-20页 |
2.2.1 太古代—早元古代基底形成期 | 第17页 |
2.2.2 中晚元古代—早古生代克拉通演化期 | 第17-18页 |
2.2.3 晚古生代—新生代盆地形成期 | 第18-20页 |
2.3 地层与沉积特征 | 第20-39页 |
2.3.1 地层分布特征 | 第20-29页 |
2.3.2 上古生界沉积相与砂体展布特征 | 第29-39页 |
第三章 储层发育情况与成岩作用 | 第39-57页 |
3.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第39-42页 |
3.1.1 石盒子组岩石学特征 | 第39-41页 |
3.1.2 山西组岩石学特征 | 第41-42页 |
3.2 储层孔渗结构及物性研究 | 第42-47页 |
3.2.1 孔隙类型及特征 | 第42-44页 |
3.2.2 物性特征分析 | 第44-47页 |
3.3 成岩作用类型及其特征 | 第47-55页 |
3.3.1 破坏性成岩作用及对储层的影响 | 第47-53页 |
3.3.2 建设性成岩作用及对储层的影响 | 第53-55页 |
3.4 成岩作用序列与成岩地质事件相应 | 第55-57页 |
3.4.1 成岩作用序列 | 第55页 |
3.4.2 成岩地质事件相应 | 第55-57页 |
第四章 天然气成藏特征研究 | 第57-73页 |
4.1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57页 |
4.2 样品地质特征与研究内容 | 第57-59页 |
4.2.1 样品地质特征 | 第57-59页 |
4.2.2 研究内容 | 第59页 |
4.3 包裹体特征与期次划分 | 第59-62页 |
4.4 天然气成藏期次的划分和特征研究 | 第62-64页 |
4.5 流体包裹体形成条件及成藏流体特征 | 第64-69页 |
4.5.1 形成温度条件 | 第64-65页 |
4.5.2 盐度特征及流体来源 | 第65-69页 |
4.6 天然气运移成藏时间的确定 | 第69-73页 |
4.6.1 包裹体均一温度法(TT 法) | 第69-70页 |
4.6.2 天然气运移聚集成藏时间 | 第70-73页 |
结论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