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7-19页 |
2 EVA 基本理论 | 第19-27页 |
2.1 EVA 的内涵与计算公式 | 第19-20页 |
2.1.1 EVA 的起源与内涵 | 第19-20页 |
2.1.2 EVA 的计算公式 | 第20页 |
2.2 EVA 的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0-21页 |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1-22页 |
2.3 EVA 的功能 | 第22-24页 |
2.3.1 评价指标(Measurement) | 第22-23页 |
2.3.2 管理体系(Management) | 第23页 |
2.3.3 激励制度(Motivation) | 第23页 |
2.3.4 理念体系(Mindset) | 第23-24页 |
2.4 EVA 与传统财务指标的对比 | 第24-27页 |
2.4.1 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经营绩效评价指标的缺点 | 第24页 |
2.4.2 EVA 业绩评价指标的优越性 | 第24-27页 |
3 EVA 理论在商业银行的具体应用 | 第27-39页 |
3.1 EVA 在商业银行应用的必要性分析 | 第27页 |
3.2 商业银行 EVA 指标的计算 | 第27-36页 |
3.2.1 EVA 指标的会计调整 | 第28-29页 |
3.2.2 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T)的计算 | 第29-30页 |
3.2.3 资本总额(TC)的计算 | 第30-31页 |
3.2.4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WACC)的计算 | 第31-35页 |
3.2.5 经济增加值(EVA)和经济增加值回报率(REVA)的计算 | 第35-36页 |
3.3 我国沪深两市上市银行整体情况分析 | 第36-39页 |
4 基于 EVA 的招商银行业绩评价体系 | 第39-47页 |
4.1 招商银行背景和发展状况 | 第39页 |
4.2 招商银行 EVA 的具体计算 | 第39-41页 |
4.2.1 税后净营业利润的计算 | 第39-40页 |
4.2.2 权益资本总额的计算 | 第40页 |
4.2.3 权益资本成本率的计算 | 第40页 |
4.2.4 经济增加值、经济增加值回报率的计算 | 第40-41页 |
4.3 招商银行财务指标的横向比较 | 第41-44页 |
4.3.1 EVA 与传统财务指标的比较 | 第41-42页 |
4.3.2 EVA 回报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2-44页 |
4.4 招商银行财务指标的纵向比较 | 第44-47页 |
5 建议 | 第47-53页 |
5.1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 EVA 业绩评价机制 | 第47-50页 |
5.1.1 大力推广 EVA 管理理念,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深入人心 | 第47-48页 |
5.1.2 加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为更准确的业绩评价奠定基础 | 第48-49页 |
5.1.3 建立以 EVA 为核心的激励机制,使股东和经营者目标一致 | 第49页 |
5.1.4 将 EVA 和平衡记分卡相结合,全面提升银行绩效 | 第49-50页 |
5.2 提升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措施 | 第50-53页 |
5.2.1 提高银行资产管理水平 | 第50页 |
5.2.2 优化银行资本结构,降低资本成本 | 第50-51页 |
5.2.3 提高银行风险管理水平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