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通信论文

含风/光/柴/蓄及海水淡化负荷的微电网优化调度方法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国内外海岛微电网发展现状第11-12页
        1.2.2 新能源微电网优化调度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4-16页
第2章 含风/光/柴/蓄及海水淡化负荷的微电网结构及功能分析第16-24页
    2.1 系统总体结构第16-17页
    2.2 系统各部分功能第17-23页
        2.2.1 风力发电系统第17-18页
        2.2.2 太阳能发电系统第18-19页
        2.2.3 储能系统第19-20页
        2.2.4 柴油发电机组第20页
        2.2.5 常规负荷第20-21页
        2.2.6 海水淡化系统第21-23页
    2.3 小结第23-24页
第3章 含风/光/柴/蓄及海水淡化负荷的微电网能量交换策略第24-31页
    3.1 海水淡化负荷调节策略第24-26页
    3.2 蓄电池调节策略第26页
    3.3 柴油发电机调节策略第26-27页
    3.4 海岛微电网能量交换模型第27-29页
    3.5 小结第29-31页
第4章 含风/光/柴/蓄及海水淡化负荷的微电网优化调度模型第31-36页
    4.1 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提出第31页
    4.2 目标函数第31-33页
        4.2.1 极小化蓄电池寿命损耗模型第31-33页
        4.2.2 极小化柴油发电机燃油耗费模型第33页
    4.3 约束条件第33-34页
    4.4 优化模型求解方法第34-35页
    4.5 小结第35-36页
第5章 算例第36-47页
    5.1 算例概况第36-39页
    5.2 结果分析第39-46页
        5.2.1 考虑海水淡化系统辅助功率调节作用的优化结果分析第39-44页
        5.2.2 不考虑海水淡化系统辅助功率调节作用的Pareto最优解分析第44-46页
    5.3 小结第46-47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47-49页
    6.1 结论第47页
    6.2 展望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53-5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第54-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自定义模式的PSS/E与PSASP模型转换与仿真对比
下一篇:电力变压器振动特征监测与异常检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