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货币化的富锦市垦区与农区耕地利用综合效益对比分析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1 引言 | 第12-20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12-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1.2.1 耕地利用经济效益 | 第14页 |
1.2.2 耕地利用生态效益 | 第14-15页 |
1.2.3 耕地利用社会效益 | 第15页 |
1.2.4 耕地利用综合效益 | 第15页 |
1.2.5 当前研究存在的特点及问题 | 第15-16页 |
1.3 研究内容与理论框架 | 第16-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2 研究重点 | 第17页 |
1.3.3 研究难点 | 第17页 |
1.3.4 研究创新点 | 第17页 |
1.3.5 论文的框架 | 第17-18页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2 理论基础 | 第20-34页 |
2.1 相关理论 | 第20-26页 |
2.1.1 要素禀赋理论 | 第20页 |
2.1.2 生态经济学理论 | 第20-22页 |
2.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2页 |
2.1.4 系统理论 | 第22-23页 |
2.1.5 耕地利用系统理论 | 第23-26页 |
2.2 耕地利用综合效益概述 | 第26-34页 |
2.2.1 耕地利用综合效益内涵 | 第26页 |
2.2.2 耕地利用综合效益构成 | 第26-27页 |
2.2.3 耕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目标 | 第27页 |
2.2.4 耕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原则 | 第27-28页 |
2.2.5 耕地利用综合效益体系 | 第28-29页 |
2.2.6 耕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方法 | 第29-34页 |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第34-38页 |
3.1 研究区概况 | 第34-36页 |
3.1.1 自然概况 | 第35页 |
3.1.2 社会经济概况 | 第35-36页 |
3.1.3 土地制度差异 | 第36页 |
3.2 数据来源 | 第36-37页 |
3.3 数据处理 | 第37-38页 |
4 耕地利用综合效益对比分析 | 第38-50页 |
4.1 耕地利用效益整体水平对比分析 | 第38-39页 |
4.2 内部结构分析 | 第39-50页 |
4.2.1 经济效益对比分析 | 第39-43页 |
4.2.2 生态效益对比评价 | 第43-46页 |
4.2.3 社会效益对比分析 | 第46-50页 |
5 主要结论与政策启示 | 第50-53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50-51页 |
5.2 政策启示 | 第51-52页 |
5.2.1 对垦区农业发展启示 | 第51-52页 |
5.2.2 对农区农业发展启示 | 第52页 |
5.3 存在问题与展望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