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BRDF的2D国画颜色真实复制技术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5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概述第9-13页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第13-14页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14-15页
第二章 色度学、辐射度学基础与颜色重建理论第15-29页
    2.1 色度学基础第15-22页
        2.1.1 CIE 标准色度系统第15-20页
            2.1.1.1 CIE1931 RGB第16-17页
            2.1.1.2 CIE1931 XYZ第17-19页
            2.1.1.3 CIE1976 L*a*b*颜色空间第19-20页
        2.1.2 CIEDE2000 色差公式第20-22页
    2.2 辐射度学基础第22-25页
        2.2.1 粗糙面的分类标准第22-23页
        2.2.2 常用辐射度量第23-24页
            2.2.2.1 辐射出射度第23页
            2.2.2.2 辐射强度和辐射亮度第23-24页
            2.2.2.3 辐射照度第24页
        2.2.3 朗伯余弦定律和漫辐射源的辐射特性第24-25页
            2.2.3.1 朗伯余弦定律第24-25页
            2.2.3.2 朗伯辐射源的辐射特性第25页
    2.3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第25-28页
    2.4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基于 BRDF 颜色真实复制方法验证第29-40页
    3.1 BRDF 颜色真实复制方法第29-30页
    3.2 实验测量第30-38页
        3.2.1 实验装置与数据获取第30-31页
        3.2.2 实验数据与结果分析第31-38页
    3.3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四章 利用亮度信息匹配再现国画艺术品颜色第40-57页
    4.1 实验原理及数据测量第40-48页
        4.1.1 HSI 色系坐标系第40-41页
        4.1.2 国画艺术品反射特性第41-44页
        4.1.3 国画颜色信息特性与亮度匹配方法第44-48页
    4.2 实验测量与数据处理第48-54页
        4.2.1 实验测量第48-49页
        4.2.2 数据处理第49-54页
    4.3 本章小结第54-57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7-60页
    5.1 结论第57-58页
    5.2 本论文的创新点第58页
    5.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鲁棒性稀疏表示深度图修复算法
下一篇:基于双支撑相轮廓特征的步态识别系统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