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宗教论文--佛教论文--佛教组织及寺院论文

作为媒介的法门寺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1.1 选题缘由第9-11页
    1.2 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 研究方法第13页
    1.4 应用理论第13-15页
    1.5 研究对象法门寺的简略介绍第15-17页
第2章 正名之要第17-21页
    2.1 宗教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第17-19页
    2.2 作为建筑的法门寺是大众传播媒介第19-21页
第3章 法门寺建筑规制的媒介文化解读第21-27页
    3.1 法门寺的建筑结构第21-22页
    3.2 法无定法——世俗审美下的“无规制”第22-27页
        3.2.1 宗派之明第22-24页
        3.2.2 “伽蓝七堂”之悖第24-25页
        3.2.3 “北辰为尊”——建筑是人对自然不经意的模仿第25-27页
第4章 法门寺主要单体建筑的媒介文化解读第27-43页
    4.1 山门第27-28页
    4.2 前殿第28-35页
        4.2.1 理智完备的华严三圣第29-33页
        4.2.2 形态各异的十八罗汉与天将韦陀第33-35页
    4.3 真身舍利宝塔第35-39页
        4.3.1 真身舍利塔简要历史沿革第36-37页
        4.3.2 真身舍利塔各建筑形式与细节的媒介文化解读第37-39页
            4.3.2.1 塔级数的奇与面数的偶第37页
            4.3.2.2 佛塔各组成部分的媒介文化解读第37-39页
    4.4 大雄宝殿第39-42页
        4.4.1 面容无差别的五方五佛第40-42页
    4.5 佛像作为人佛之间媒介的崇拜第42-43页
第5章 见物如见佛——佛舍利作为佛人之间媒介的实物崇拜第43-49页
    5.1 何为舍利第43-44页
    5.2 法门寺佛骨舍利概况第44-45页
    5.3 舍利的媒介内涵第45-49页
        5.3.1 以纪念为目的的供奉第46页
        5.3.2 以祈福为目的的供奉第46-49页
结语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致谢第53-5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社会交往与社会发展思想研究
下一篇:悲剧范畴的中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