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哲学理论论文--辩证唯物主义论文--认识论、反映论论文--真理论论文

维特根斯坦与金岳霖逻辑真理思想比较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4页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第13-14页
第2章 逻辑真理:“重言式”与“穷尽可能”第14-27页
    2.1 维特根斯坦“重言式”的逻辑真理思想第14-22页
        2.1.1 理论起点:语言图像论第14-16页
        2.1.2 技术基础:真值函项理论第16-19页
        2.1.3 “重言式”的“必然”逻辑真理观第19-22页
    2.2 金岳霖“穷尽可能”的逻辑真理思想第22-26页
        2.2.1 哲学基础:“式”与“能”第22-23页
        2.2.2 真值载体:命题第23-24页
        2.2.3 “穷尽可能”的“必然”逻辑真理观第24-26页
    2.3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3章 两个比较的视角及其后果第27-42页
    3.1 两种逻辑真理思想之比较第27-31页
        3.1.1 “必然”思想之比较第27-28页
        3.1.2 “可能”思想之比较第28-29页
        3.1.3 逻辑“真”问题之比较第29-31页
    3.2 逻辑哲学观之比较第31-38页
        3.2.1 以“逻辑”为基础的世界观和“道”的哲学第31-34页
        3.2.2 “不可说”的和“可能”的存在第34-35页
        3.2.3 不谋而合的前后期思想转变第35-38页
    3.3 对“穷尽可能”逻辑真理思想的反思第38-41页
        3.3.1 殊途同归的逻辑真理思想第38页
        3.3.2 “穷尽可能”逻辑真理理论的认识价值第38-40页
        3.3.3 “穷尽可能”逻辑真理理论的推广第40-41页
    3.4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4章 对逻辑真理相关问题的思考第42-47页
    4.1 对真值表的思考第42-43页
    4.2 对逻辑真的思考第43-45页
    4.3 对逻辑真理“必然性”的思考第45-46页
    4.4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结论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50-51页
致谢第51-52页
作者简介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群众路线的历史逻辑与现实转换
下一篇:论舞蹈中宗教精神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