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2-19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1.2 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2.1 研究对象 | 第14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2.3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5-18页 |
1.3.1 国外文献回顾 | 第15-16页 |
1.3.2 国内文献回顾 | 第16-17页 |
1.3.3 文献述评 | 第17-18页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18-19页 |
第2章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定价管理外部环境与内部体系 | 第19-34页 |
2.1 息差不断缩小的利率市场化环境 | 第19-26页 |
2.1.1 不断推进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 第19-20页 |
2.1.2 利率波动幅度加大的市场环境 | 第20-22页 |
2.1.3 各类商业银行短期财务盈利能力下降 | 第22-26页 |
2.2 日益市场化的交易主体和调控机制 | 第26-28页 |
2.2.1 行业自律机制的影响与约束 | 第26-27页 |
2.2.2 市场化的监管与调控机制 | 第27-28页 |
2.3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定价管理体系现状 | 第28-34页 |
2.3.1 战略管理 | 第29页 |
2.3.2 定价策略管理 | 第29-31页 |
2.3.3 定价行为管理 | 第31-32页 |
2.3.4 定价绩效管理 | 第32-33页 |
2.3.5 信息系统建设 | 第33-34页 |
第3章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定价管理体系现状问题分析 | 第34-39页 |
3.1 战略制定过程中对经济形势的分析不足 | 第34页 |
3.2 定价策略在银行内部不统一 | 第34-35页 |
3.1.1 各机构定价政策存在差异 | 第34-35页 |
3.1.2 定价参数管理不规范 | 第35页 |
3.3 总行对定价行为的把控不足 | 第35页 |
3.4 指导存贷款定价的定价方法不科学 | 第35-37页 |
3.4.1 贷款定价方法过于简单 | 第35-36页 |
3.4.2 各项成本计量不精确 | 第36-37页 |
3.4.3 存款定价缺少差异化设置 | 第37页 |
3.5 业绩评价方式落后且缺少对价格的追溯分析 | 第37-38页 |
3.5.1 考核指标与价格管理目标关联度低 | 第37页 |
3.5.2 缺少定价后的追溯与评价机制 | 第37-38页 |
3.6 支持定价管理的信息系统不够完善 | 第38-39页 |
3.6.1 关键业务指标不统一 | 第38页 |
3.6.2 客户信息不全 | 第38页 |
3.6.3 基础数据质量较差 | 第38页 |
3.6.4 前台信息录入不规范 | 第38-39页 |
第4章 A城市商业银行定价管理体系案例分析 | 第39-45页 |
4.1 战略定位 | 第39页 |
4.2 定价策略的制定 | 第39-41页 |
4.2.1 职责划分 | 第39-40页 |
4.2.2 定价策略制定 | 第40-41页 |
4.3 定价行为的控制 | 第41-43页 |
4.3.1 定价审批流程 | 第41页 |
4.3.2 贷款定价方法现状 | 第41-42页 |
4.3.3 存款定价方法现状 | 第42-43页 |
4.4 业绩评价体系与定价结果评价 | 第43页 |
4.5 定价系统的建设 | 第43-45页 |
4.5.1 存贷款定价管理系统 | 第43页 |
4.5.2 支持定价管理的相关数据 | 第43-45页 |
第5章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定价管理的改进建议 | 第45-62页 |
5.1 加强经济分析及战略规划能力 | 第45页 |
5.1.1 组建专业化分析团队 | 第45页 |
5.1.2 年度滚动进行战略规划及调整 | 第45页 |
5.2 规范定价策略形成机制 | 第45-49页 |
5.2.1 在预算管理过程中细化定价策略 | 第45页 |
5.2.2 建立多部门协作为定价策略有效性负责的合作机制 | 第45-46页 |
5.2.3 贷款分类设置定价策略 | 第46-48页 |
5.2.4 存款根据客户进行决策权划分 | 第48-49页 |
5.2.5 建立定价策略形成的辅助机制 | 第49页 |
5.3 优化存贷款定价方法 | 第49-58页 |
5.3.1 优化贷款定价中各项成本参数的计量 | 第49-52页 |
5.3.2 贷款在成本加成基础上根据客户关系定价 | 第52-55页 |
5.3.3 分析客户利率敏感度进行存款差异化定价 | 第55-58页 |
5.4 实施以利润为导向的绩效考核并建立定价后评价机制 | 第58-60页 |
5.4.1 引入经济利润考核增强前台价格敏感度 | 第58-59页 |
5.4.2 建立定价后评价修正机制 | 第59-60页 |
5.5 强化系统建设与数据质量为定价提供支持 | 第60-62页 |
5.5.1 提升基础数据质量 | 第60-61页 |
5.5.2 客户信息收集 | 第61页 |
5.5.3 全面建设管理会计系统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