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中英缩略词表 | 第9-10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0-14页 |
1.1 前列腺炎的分类 | 第10-11页 |
1.2 前列腺炎动物模型 | 第11-12页 |
1.3 BNP 和 NRP-A | 第12页 |
1.4 前列腺炎性疼痛 | 第12-13页 |
1.5 本论文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4-22页 |
2.1 材料 | 第14-15页 |
2.1.1 实验动物 | 第14页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4-15页 |
2.1.3 主要试剂 | 第15页 |
2.2 方法 | 第15-21页 |
2.2.1 实验动物的分组 | 第15页 |
2.2.2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P)大鼠模型的建立 | 第15-16页 |
2.2.3 大鼠 L6-S1 脊髓段(DRG)组织的提取 | 第16页 |
2.2.4 Trizol 法提取各个实验组 L6-S1 DRG 中 RNA | 第16-19页 |
2.2.5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 第19-21页 |
2.3 统计学处理 | 第21-22页 |
第3章 结果 | 第22-25页 |
3.1 总 RNA 纯度浓度测定结果 | 第22页 |
3.2 荧光定量 PCR 的结果 | 第22-24页 |
3.3 免疫组化的结果 | 第24-25页 |
第4章 讨论 | 第25-30页 |
4.1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症状及目前治疗现状 | 第25-26页 |
4.2 大鼠炎性疼痛模型的建立及方法 | 第26-27页 |
4.3 前列腺炎性疼痛与 L6-S1 神经节的关系 | 第27-28页 |
4.4 BNP/NPR-A/PKG/BKCa 信号通路与炎性疼痛的关系 | 第28-30页 |
第5章 结论 | 第30-31页 |
5.1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30页 |
5.2 结论 | 第30-31页 |
致谢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6页 |
附图 | 第36-41页 |
综述 | 第41-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