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5-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2-15页 |
1 一般临床资料 | 第12页 |
1.1 纳入和排除标准 | 第12页 |
1.2 研究对象分组 | 第12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2.1 调研工具及评估标准 | 第12-13页 |
2.2 施测方法 | 第13页 |
3 义齿选择标准 | 第13-14页 |
4 统计学方法 | 第14-15页 |
结果 | 第15-24页 |
1 病例基础资料、期望值、满意度统计及比较 | 第15-17页 |
1.1 A、B两组资料统计及比较 | 第15页 |
1.2 A、B两组期望值调查结果及比较 | 第15页 |
1.3 A、B两组满意度调查结果及比较 | 第15-17页 |
2 入组病例艾森克人格问卷调查结果 | 第17页 |
3.期望值相关性分析 | 第17-20页 |
3.1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与RPD修复期望值的相关性分析 | 第17-18页 |
3.2 两组患者人格特征与RPD修复期望值的相关性分析 | 第18-20页 |
4.满意度相关性分析 | 第20-22页 |
4.1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与RPD修复满意度的相关性分析 | 第20-21页 |
4.2 两组患者人格特征与RPD修复满意度的相关性分析 | 第21-22页 |
5.期望值与满意度相关性分析 | 第22-24页 |
讨论 | 第24-30页 |
1 人格特征与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术 | 第24页 |
2 人格测试-艾森克人格量表(EPQ)的特点和作用 | 第24-25页 |
3 病例入组特征 | 第25页 |
4 汉族、维吾尔族病例人格特征的差异性 | 第25-26页 |
5 口腔缺陷修复者期望值、满意度与其人格特征的关系 | 第26-28页 |
6.临床实践指导作用 | 第28-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致谢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6页 |
附录 | 第36-40页 |
综述 | 第40-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8-49页 |
导师评阅表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