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文教、卫生管理法令论文

校园隐性人身伤害的案例研究--以上海市XY中学为例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引言第10-29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0-16页
  (一) 问题提出的背景第10-12页
  (二) 问题提出的原因第12-16页
 二、研究的意义第16-19页
  (一) 理论意义第16-17页
  (二) 实践意义第17-19页
 三、概念界定第19-24页
  (一) 国内外研究概括归类第19-20页
  (二) 国内外研究分析评述第20-21页
  (三) 校园隐性人身伤害的定义第21-24页
 四、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24-29页
  (一) 研究方法第24-27页
  (二) 研究思路第27-29页
第一章 校园隐性人身伤害的问题表现与特点第29-47页
 一、校园隐性人身伤害的问题第29-44页
  (一) 从隐性人身伤害的具体表现上划分第29-35页
  (二) 从不正常状态的教师教育行为上划分第35-42页
  (三) 从不正常状态的学生行为上划分第42-44页
 二、校园隐性人身伤害的特点第44-47页
  (一) 内隐性第44页
  (二) 滞后性第44-45页
  (三) 延续性第45-46页
  (四) 不确定性第46-47页
第二章 校园隐性人身伤害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后果第47-62页
 一、校园隐性人身伤害问题产生的原因第47-55页
  (一) 从外部环境层面分析第47-48页
  (二) 从学校层面分析第48-52页
  (三) 从教师层面分析第52-53页
  (四) 从学生层面分析第53-54页
  (五) 从政策法规层面分析第54-55页
 二、校园隐性人身伤害产生的后果分析第55-62页
  (一) 对于学校第56-57页
  (二) 对于教师第57-59页
  (三) 对于学生第59-62页
第三章 校园隐性人身伤害的预防对策及建议第62-69页
 一、树立科学的育人观念第62-64页
  (一) 树立科学的教育观第62-63页
  (二) 树立科学的学生观第63页
  (三) 树立人的可持续发展观第63-64页
 二、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第64-65页
  (一) 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第64-65页
  (二) 关注和保护特殊群体的正当权益和身心健康第65页
 三、提高教师的素质第65-67页
  (一) 加强教师法制教育第65-66页
  (二) 呼唤教师的教育机智第66页
  (三) 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第66-67页
 四、加强立法执法第67-69页
  (一) 完善教育立法第67页
  (二) 建立完善的教育执法监督制度第67-69页
结语第69-70页
附录第70-74页
 附录一:校园隐性人身伤害的调查问卷(学生卷)第70-73页
 附录二:校园隐性人身伤害的访谈(教师卷)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致谢第78-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行政相对人权利与义务的平衡
下一篇: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政府规章自治性研究--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