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氮磷污染现状及污染特征 | 第10页 |
1.2 生物脱氮除磷机理及工艺 | 第10-18页 |
1.2.1 传统生物脱氮除磷机理及工艺 | 第10-17页 |
1.2.1.1 传统生物脱氮除磷机理和工艺 | 第10-16页 |
1.2.1.2 传统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存在的问题 | 第16-17页 |
1.2.2 新型生物脱氮除磷技术 | 第17-18页 |
1.3 脱氮除磷过程中的微生物研究 | 第18-19页 |
1.3.1 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研究进展 | 第18页 |
1.3.2 反硝化聚磷菌的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1.3.3 脱氮除磷过程中的微生物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9页 |
1.4 课题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19-22页 |
1.4.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20页 |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第二章 试验系统设计和实验方案 | 第22-36页 |
2.1 试验系统设计 | 第22页 |
2.1.1 SBR反应装置 | 第22页 |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22页 |
2.2 实验污泥的驯化 | 第22-25页 |
2.2.1 同步硝化反硝化污泥驯化 | 第22-24页 |
2.2.1.1 接种污泥及实验水质 | 第23页 |
2.2.1.2 污泥驯化条件 | 第23-24页 |
2.2.1.3 EfficiencysND的计算方法 | 第24页 |
2.2.2 反硝化除磷污泥的驯化 | 第24-25页 |
2.2.2.1 接种污泥及实验水质 | 第24-25页 |
2.2.2.2 污泥驯化条件 | 第25页 |
2.3 耦合系统的构建和运行 | 第25-26页 |
2.3.1 系统运行方式 | 第25-26页 |
2.3.2 实验水质和运行周期 | 第26页 |
2.4 检测项目与分析方法 | 第26-36页 |
2.4.1 水质分析方法 | 第26-27页 |
2.4.2 分子生物学分析 | 第27-29页 |
2.4.2.1 实验试剂 | 第27页 |
2.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27页 |
2.4.2.3 分子生物学分析方法 | 第27-29页 |
2.4.3 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 第29-33页 |
2.4.4 系统中细菌FISH检测方法 | 第33-34页 |
2.4.5 污泥样品扫描电镜检测方法 | 第34-36页 |
第三章 同步硝化反硝化与反硝化除磷污泥的驯化及耦合启动 | 第36-52页 |
3.1 同步硝化反硝化污泥的驯化结果分析 | 第36-38页 |
3.2 反硝化除磷污泥的驯化结果分析 | 第38-43页 |
3.2.1 DPR系统内第一阶段厌氧/好氧聚磷菌的活化 | 第38-39页 |
3.2.2 DPR系统内第二阶段厌氧/缺氧反硝化聚磷菌的富集 | 第39-41页 |
3.2.3 DPR系统内第三阶段厌氧/缺氧反硝化聚磷的稳定运行 | 第41-43页 |
3.3 反应器内微生物群落特性分析 | 第43-48页 |
3.3.1 基因组DNA提取结果分析 | 第43页 |
3.3.2 PCR扩增产物电泳结果分析 | 第43-44页 |
3.3.3 PCR扩增产物的DGGE分离结果分析 | 第44-46页 |
3.3.4 克隆测序结果分析 | 第46-48页 |
3.4 耦合系统的构建和污泥驯化结果分析 | 第48-5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四章 耦合驯化系统微生物种类鉴定及群落结构分析 | 第52-63页 |
4.1 反应器内污染物的去除研究 | 第52-55页 |
4.2 细菌群落丰度和多样性分析 | 第55-58页 |
4.2.1 Alpha多样性结果分析 | 第56-57页 |
4.2.2 Shannon指数和Chao指数结果分析 | 第57-58页 |
4.3 细菌群落组成分析 | 第58-59页 |
4.4 系统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第59-62页 |
4.4.1 OTU数量结果分析 | 第60-61页 |
4.4.2 UPGMA聚类树结果分析 | 第61-6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PH对耦合系统酶活性的影响及功能菌群演化机制研究 | 第63-76页 |
5.1 PH值对耦合系统运行的影响 | 第63-65页 |
5.2 PH对耦合系统微生物酶活性的影响 | 第65-71页 |
5.2.1 pH对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 第66-67页 |
5.2.2 pH对除磷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第67-68页 |
5.2.3 pH对脱氮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第68-71页 |
5.2.4 不同pH下功能菌群演替规律 | 第71页 |
5.3 反应器内群落结构演化机制 | 第71-7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6-78页 |
6.1 总结 | 第76-77页 |
6.2 展望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4页 |
作者简介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