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RH超导磁体系统的监测与控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1-17页 |
| 1.1 能源问题与核聚变 | 第11-12页 |
| 1.2 EAST托卡马克装置 | 第12-13页 |
| 1.3 电子回旋共振加热 | 第13-15页 |
| 1.4 论文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 1.4.1 论文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 1.4.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第2章 ECRH系统超导磁体需求分析 | 第17-28页 |
| 2.1 EAST电子回旋加热系统简介 | 第17-21页 |
| 2.1.1 回旋管系统 | 第17-18页 |
| 2.1.2 磁体系统 | 第18-19页 |
| 2.1.3 传输线系统 | 第19-20页 |
| 2.1.4 电源系统 | 第20页 |
| 2.1.5 水冷系统 | 第20-21页 |
| 2.1.6 监控保护系统 | 第21页 |
| 2.2 ECRH系统中超导磁体需求 | 第21-27页 |
| 2.2.1 超导磁体至超导态原理 | 第21-22页 |
| 2.2.2 ECRH超导磁体类型 | 第22-25页 |
| 2.2.3 超导磁体在ECRH系统中的作用 | 第25-27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3章 监控系统硬件架构设计 | 第28-50页 |
| 3.1 硬件总体结构 | 第28-29页 |
| 3.2 各外围设备分析 | 第29-43页 |
| 3.2.1 电源 | 第30-36页 |
| 1. | 第30-32页 |
| 2. | 第32-34页 |
| 3. | 第34-36页 |
| 3.2.2 液位显示器 | 第36-38页 |
| 3.2.3 制冷机 | 第38-41页 |
| 1. 压缩机 | 第38-40页 |
| 2. 冷头 | 第40-41页 |
| 3.2.4 温度显示器 | 第41-43页 |
| 1. TM-600温度显示器 | 第42页 |
| 2. SCM-10温度显示器 | 第42-43页 |
| 3.3 通信模块设计 | 第43-49页 |
| 3.3.1 以太网网络协议的设计与实现 | 第43-46页 |
| 1. TCP/IP协议 | 第43-45页 |
| 2. TCP/IP协议的数据段格式 | 第45-46页 |
| 3. TCP/IP层次结构 | 第46页 |
| 3.3.2 以太网光纤交换机 | 第46-47页 |
| 1. 以太网交换机简介 | 第46-47页 |
| 2. 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原理 | 第47页 |
| 3.3.3 串口及USB转网口转换模块 | 第47-49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4章 监控系统软件设计 | 第50-61页 |
| 4.1 开发环境LabIEW | 第50-52页 |
| 4.2 控制软件设计 | 第52-60页 |
| 4.2.1 液位和温度显示监控程序设计 | 第52-55页 |
| 4.2.2 制冷监控程序设计 | 第55-56页 |
| 4.2.3 超导磁体电源监控程序设计 | 第56-60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5章 系统测试与实验结果 | 第61-66页 |
| 5.1 系统测试与实验结果 | 第61-65页 |
| 5.1.1 RS232串口—TCP转换模块测试 | 第61-64页 |
| 5.1.2 硬件控制程序测试与实验结果 | 第64-65页 |
| 5.2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 6.1 论文总结 | 第66页 |
| 6.2 展望 | 第66-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