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光子回波技术及其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 光致光栅及其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4 超宽带信号生成技术及其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5 本文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光子回波的基本理论 | 第14-28页 |
2.1 光学Bloch方程 | 第14-20页 |
2.1.1 光学Bloch方程的推导 | 第14-19页 |
2.1.2 光学Bloch方程的数值求解 | 第19-20页 |
2.2 光子回波现象 | 第20-24页 |
2.2.1 三光子回波 | 第20-21页 |
2.2.2 光子回波的矢量解释 | 第21-24页 |
2.3 利用光子回波压缩脉冲 | 第24-27页 |
2.3.1 基于光子回波利用时域重叠啁啾脉冲产生延时脉冲 | 第24-25页 |
2.3.2 压缩光脉冲的产生原理 | 第25-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脉冲与晶体作用形成的空间频谱光栅及回波性质 | 第28-40页 |
3.1 脉冲与晶体作用的多回波现象 | 第28-32页 |
3.2 空间频谱光栅及回波的性质 | 第32-35页 |
3.3 回波强度的影响因素 | 第35-39页 |
3.3.1 回波强度与脉冲面积的关系 | 第35-36页 |
3.3.2 回波强度与脉冲间隔的关系 | 第36-37页 |
3.3.3 回波强度与入射角度的关系 | 第37-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脉冲与晶体作用中瞬态布居数光栅的形成及擦除 | 第40-54页 |
4.1 物理模型 | 第40-41页 |
4.2 瞬态布居数光栅的形成 | 第41-48页 |
4.2.1 高斯脉冲形成的布居数光栅 | 第42-45页 |
4.2.2 矩形脉冲形成的布居数光栅 | 第45-48页 |
4.3 瞬态布居数光栅的擦除过程 | 第48-52页 |
4.3.1 高斯脉冲形成的布居数光栅的擦除 | 第49-50页 |
4.3.2 矩形脉冲形成的布居数光栅的擦除 | 第50-52页 |
4.4 布居数光栅形成与擦除的装置 | 第52-5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利用光子回波合成高斯单周脉冲和高斯偶脉冲 | 第54-62页 |
5.1 脉冲合成原理 | 第54-56页 |
5.1.1 利用光子回波产生压缩光脉冲 | 第54-55页 |
5.1.2 理论模型 | 第55-56页 |
5.2 结果与讨论 | 第56-61页 |
5.2.1 高斯单周和高斯偶脉冲波形的产生 | 第56-57页 |
5.2.2 子脉冲间隔对波形合成的影响 | 第57-58页 |
5.2.3 合成脉冲波形与目标波形的比较 | 第58-61页 |
5.3 本章总结 | 第61-6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