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仪器、仪表论文--光学仪器论文--物理光学仪器论文

基于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相位检测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8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页
    1.3 SPR相位检测研究现状第10-17页
        1.3.1 相位检测的实现方法第10-12页
        1.3.2 相位检测的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3 相位检测的国内研究现状第14-17页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7-18页
第2章 液体棱镜耦合结构下的SPR检测模拟第18-31页
    2.1 引言第18页
    2.2 液体棱镜耦合的基本理论第18-22页
        2.2.1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激发第18-20页
        2.2.2 多层膜系反射率和相位的推导第20-22页
    2.3 液体棱镜下SPR检测特征曲线模拟第22-30页
        2.3.1 角度检测特征曲线的模拟第22-25页
        2.3.2 相位检测特征曲线的模拟第25-30页
    2.4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基于中心光斑能量实时探测的迈克尔逊干涉系统第31-42页
    3.1 引言第31页
    3.2 迈克尔逊干涉的理论第31-35页
        3.2.1 两个点光波的干涉迭加第31-33页
        3.2.2 迈克尔逊干涉仪模型第33-35页
    3.3 实时探测的迈克尔逊干涉实验系统第35-37页
    3.4 实时探测的迈克尔逊干涉系统的数据处理第37-41页
        3.4.1 实验图样的采集第37-38页
        3.4.2 实验数据的分析第38-41页
    3.5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4章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干涉型相位检测第42-56页
    4.1 引言第42页
    4.2 SPR干涉型相位检测系统的琼斯矩阵理论分析第42-45页
    4.3 SPR干涉型相位检测实验系统的搭建第45-49页
        4.3.1 角度检测实验第46-48页
        4.3.2 P光与S光相位差的标定第48-49页
    4.4 SPR干涉型相位检测的实验数据分析第49-54页
        4.4.1 入射角度与相位的变化关系第50-52页
        4.4.2 样品溶液折射率与相位的变化关系第52-54页
    4.5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结论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63-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种新型无线智能称重系统的设计研究
下一篇:微结构光学元件注射成型工艺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