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房屋建筑设备论文--空气调节、采暖、通风及其设备论文--采暖论文

跨临界CO2空气源热泵供热特性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符号说明第8-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1页
    1.1 立题依据第14-16页
        1.1.1 环境问题第14-15页
        1.1.2 政策驱动第15-16页
    1.2 研究综述第16-19页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9-20页
    1.4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二章 跨临界CO_2空气源热泵系统的数学模型第21-31页
    2.1 压缩机模型第21-23页
    2.2 气体冷却器模型第23-27页
    2.3 蒸发器模型第27-30页
    2.4 节流模型第30页
    2.5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跨临界CO_2空气源热泵系统实验研究与模型验证第31-50页
    3.1 实验台简介第31-39页
        3.1.1 实验机组第31-32页
        3.1.2 测试及采集系统第32-36页
        3.1.3 测试条件及参数控制第36-39页
    3.2 实验工况选择第39-40页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0-49页
        3.3.1 变环境温度工况实验结果第40-41页
        3.3.2 变环境温度工况实验结果讨论第41-45页
        3.3.3 变水温工况实验结果第45-46页
        3.3.4 变水温工况实验结果讨论第46-48页
        3.3.5 模型验证第48-49页
    3.4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四章 CO_2热泵供热技术经济分析第50-70页
    4.1 典型城市的选取第50-52页
    4.2 负荷计算模型第52-54页
    4.3 技术经济模型第54-59页
        4.3.1 能效评价模型第54-55页
        4.3.2 经济性评价模型第55-59页
        4.3.3 环境排放评价模型第59页
    4.4 分析结果与讨论第59-69页
        4.4.1 能效评估第59-60页
        4.4.2 经济性评估第60-66页
        4.4.3 环境排放评估第66-68页
        4.4.4 分析结果讨论第68-69页
    4.5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70-72页
    5.1 结论第70页
    5.2 存在的不足第70-71页
    5.3 展望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76-77页
致谢第77-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甘南藏区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研究
下一篇:微通道换热器表面排水特性及换热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