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起重机械与运输机械论文--装卸机械论文--装载机论文

并联式混合动力装载机能量管理方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0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混合动力技术概述第11-16页
        1.2.1 混合动力系统分类及特点第12-15页
        1.2.2 混合动力技术研究热点第15-16页
    1.3 混合动力工程机械研究现状第16-18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6-17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7-18页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8-19页
    1.5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2章 混合动力装载机结构设计及参数匹配第20-32页
    2.1 传统轮式装载机第20-25页
        2.1.1 轮式装载机结构第20-21页
        2.1.2 轮式装载机工作方式第21-22页
        2.1.3 轮式装载机载荷谱分析第22-25页
    2.2 混合动力装载机结构设计第25-27页
        2.2.1 混合动力装载机结构比较第25-26页
        2.2.2 并联式混合动力装载机结构设计第26-27页
    2.3 并联混合动力装载机参数匹配第27-30页
        2.3.1 参数匹配目标第27-28页
        2.3.2 参数匹配计算第28-30页
    2.4 本章小结第30-32页
第3章 混合动力装载机系统数学模型第32-46页
    3.1 柴油发动机数学模型第32-36页
        3.1.1 柴油发动机调速特性第32-34页
        3.1.2 柴油发动机万有特性第34-35页
        3.1.3 柴油发动机动态工作模型第35-36页
    3.2 液力变矩器数学模型第36-38页
    3.4 电动/发电机数学模型第38-41页
    3.5 超级电容数学模型第41-43页
    3.6 系统负载数学模型第43-44页
        3.6.1 液压系统数学模型第43页
        3.6.2 传动系统数学模型第43-44页
    3.7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4章 混合动力装载机能量管理方法第46-56页
    4.1 能量管理方法分类第46-48页
        4.1.1 基于静态逻辑门限的能量管理方法第47页
        4.1.2 基于瞬时优化控制的能量管理方法第47页
        4.1.3 基于全局优化控制的能量管理方法第47-48页
        4.1.4 基于智能算法的能量管理方法第48页
    4.2 基于模糊逻辑的能量管理方法第48-55页
        4.2.1 模糊逻辑算法概述第48-49页
        4.2.2 模糊逻辑器设计方法第49-50页
        4.2.3 基于 Simulink 的模糊逻辑控制器设计第50-55页
    4.3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5章 能量管理方法仿真分析第56-68页
    5.1 混合动力装载机仿真模型建立第56-58页
        5.1.1 仿真方法选择第56页
        5.1.2 系统仿真模型建立第56-58页
    5.2 混合动力能量管理方法仿真第58-65页
        5.2.1 基于逻辑门限方法仿真第58-60页
        5.2.2 基于瞬时优化方法仿真第60-64页
        5.2.3 基于模糊逻辑方法仿真第64-65页
    5.3 仿真结果分析第65-66页
    5.4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第6章 混合动力装载机试验研究第68-78页
    6.1 台架试验目的及主要内容第68-69页
        6.1.1 台架试验目的第68页
        6.1.2 台架试验主要内容第68-69页
    6.2 混合动力试验台组成及原理第69-72页
    6.3 混合动力装载机台架试验第72-76页
        6.3.1 传统装载机性能试验第72-74页
        6.3.2 模糊逻辑方法试验第74-76页
    6.4 本章小结第76-78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78-80页
    7.1 全文总结第78页
    7.2 研究展望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85页
致谢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叶片复杂曲面测量系统研究
下一篇:兰州市西固化工园区大气环境容量变动及总量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