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情感谈话类广播节目的概述 | 第9-16页 |
1.1 情感谈话类广播节目简述 | 第9页 |
1.2 情感谈话类广播节目产生背景 | 第9-10页 |
1.3 情感谈话类广播节目的发展 | 第10-13页 |
1.3.1 “夜话节目”——第一次繁荣期 | 第10-11页 |
1.3.2 解读心理节目——第二次“繁荣期” | 第11-13页 |
1.4 情感谈话类广播节目受众的心理诉求 | 第13-16页 |
1.4.1 满足受众内心需求 | 第13-14页 |
1.4.2 搭建倾诉平台 | 第14页 |
1.4.3 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 | 第14-15页 |
1.4.4 疏通心理问题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情感谈话类广播节目的现状分析 | 第16-21页 |
2.1 情感谈话类广播节目兴盛的原因 | 第16-18页 |
2.1.1 满足了公众的倾诉需求 | 第16页 |
2.1.2 迎合了受众的窥私欲和猎奇心理 | 第16-17页 |
2.1.3 有助于观众的自我认知与环境适应 | 第17页 |
2.1.4 提高了节目制作的投入产出比 | 第17-18页 |
2.2 情感谈话类广播节目自身的局限性 | 第18-21页 |
2.2.1 对节目缺乏认真细致的策划 | 第18页 |
2.2.2 选题不佳 | 第18-19页 |
2.2.3 主持人的职业能力有限 | 第19-21页 |
第三章 情感谈话类节目《打开天窗》中心理咨询的应用 | 第21-52页 |
3.1 什么是心理咨询 | 第21页 |
3.2 心理咨询的前提——助人理念的自我建立 | 第21-23页 |
3.2.1 建立认同感 | 第21页 |
3.2.2 心理问题应是主观问题 | 第21-22页 |
3.2.3 掌握倾诉者主观愿望 | 第22页 |
3.2.4 尊重并保护倾诉者隐私 | 第22页 |
3.2.5 明确时空 | 第22页 |
3.2.6 尊重客观 | 第22-23页 |
3.2.7 关系最重要 | 第23页 |
3.3 《打开天窗》的典型案例 | 第23-43页 |
3.3.1 《打开天窗》节目的定位 | 第23-24页 |
3.3.2 自我管理 | 第24-29页 |
3.3.3 家庭治疗 | 第29-39页 |
3.3.4 行为疗法 | 第39-43页 |
3.4 心理素质拓展活动的线下辅助 | 第43-52页 |
第四章 情感谈话类广播节目的长效运营 | 第52-58页 |
4.1 将受众需求转化为动力 | 第52-53页 |
4.2 打造精良的策划团队 | 第53页 |
4.3 提升主持人的专业素质与能力 | 第53-56页 |
4.4 打造自己的品牌 | 第56页 |
4.5 话题切入现实生活、表现手法轻松幽默 | 第56-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注释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作者简介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