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安全与劳动保护论文--劳动安全论文

载体催化元件本质安全防爆安全性能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21页
    1.1 选题背景第8-13页
        1.1.1 甲烷检测方法第8-11页
        1.1.2 本质安全电路第11-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第13-19页
        1.2.1 催化元件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第13-18页
        1.2.2 本安电路的发展与现状第18-19页
    1.3 研究意义第19-20页
    1.4 研究内容第20页
    1.5 技术路线第20-21页
第二章 催化元件结构与材料第21-31页
    2.1 概述第21页
    2.2 催化元件结构第21-25页
        2.2.1 载体第22-23页
        2.2.2 催化剂第23-25页
    2.3 催化材料的改进第25-27页
    2.4 催化元件工作机理第27-29页
    2.5 环境对催化元件的影响第29-30页
        2.5.1 催化剂中毒第29-30页
        2.5.2 积碳现象第30页
        2.5.3 气体流量变化的影响第30页
    2.6 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催化燃烧及其温度特性的研究第31-47页
    3.0 催化燃烧基本原理第31-32页
    3.1 甲烷催化燃烧反应机理第32-34页
    3.2 小元件温度试验装置研制第34-39页
        3.2.1 热成像仪介绍第34-37页
        3.2.2 催化元件温度试验装置第37-39页
    3.3 催化元件最高表面温度测量第39-47页
        3.3.1 甲烷浓度与催化元件温度之间的关系第40-44页
        3.3.2 供电电压与催化元件温度之间的关系第44-45页
        3.3.3 空气中甲烷浓度与催化元件温度之间的关系第45-47页
第四章 催化元件的本安防爆认证第47-57页
    4.1 催化元件火花点燃试验第47-48页
    4.2 催化元件温度试验第48-51页
    4.3 小元件点燃试验第51-55页
        4.3.1 小元件点燃试验装置研制第51-54页
        4.3.2 催化元件点燃试验第54-55页
    4.4 催化元件本安防爆认证流程第55-57页
第五章 结论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致谢第62-6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污泥对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抗旱性、氮素利用效率和抗氧化代谢的影响
下一篇:基于新型纳米材料的免标记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策略检测生物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