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3页 |
第一章 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来源 | 第13-21页 |
第一节 马克思商品拜物教理论 | 第13-15页 |
第二节 拉康的镜像理论 | 第15-18页 |
第三节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 | 第18-21页 |
第二章 齐泽克意识形态的新特征 | 第21-28页 |
第一节 对传统意识形态的质疑 | 第21-23页 |
第二节 意识形态三形态理论 | 第23-26页 |
一、 自在的意识形态 | 第23-24页 |
二、 自为的意识形态 | 第24-25页 |
三、 自在自为的意识形态 | 第25-26页 |
第三节 意识形态更是一种社会存在 | 第26-28页 |
第三章 齐泽克意识形态的运作机制 | 第28-41页 |
第一节 意识形态对完满社会现实的维护 | 第28-36页 |
一、 意识形态幻象建构完满的社会现实 | 第28-30页 |
二、 普适性意识形态的崩溃点——症候 | 第30-33页 |
三、 意识形态对症候的缝合 | 第33-36页 |
第二节 意识形态幻象之下的主体 | 第36-41页 |
一、 同一主体的不可能性 | 第36-39页 |
二、 意识形态控制下的主体命运 | 第39-41页 |
第四章 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的贡献与不足之处 | 第41-47页 |
第一节 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的贡献与启示 | 第41-44页 |
一、 将精神分析学概念引入意识形态问题研究 | 第41-42页 |
二、 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 | 第42-44页 |
第二节 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的不足之处 | 第44-47页 |
结语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