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8-10页 |
第一章 独立量刑程序概述 | 第10-18页 |
1.1 独立量刑程序的概念和特征 | 第10-15页 |
1.1.1 独立量刑程序的相关概念 | 第10-12页 |
1.1.2 独立量刑程序的特征 | 第12-15页 |
1.1.3 独立量刑程序的实质——刑罚的证明过程 | 第15页 |
1.2 我国对独立量刑程序的司法实践 | 第15-18页 |
1.2.1 独立量刑程序立法的理论争议 | 第15-16页 |
1.2.2 独立量刑程序的实务探索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独立量刑程序中证明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 第18-26页 |
2.1 证明及其对于独立量刑程序的重要性 | 第18-22页 |
2.1.1 刑事诉讼中的证明 | 第18-20页 |
2.1.2 证明对于独立量刑程序的重要性 | 第20-22页 |
2.2 独立量刑程序中证明的特殊性 | 第22-26页 |
2.2.1 由证明任务不同引起的差异 | 第23-24页 |
2.2.2 被告人负有证明责任 | 第24-25页 |
2.2.3 证明的标准具有双重性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国外量刑证明问题的比较 | 第26-42页 |
3.1 量刑的证明对象的比较 | 第26-29页 |
3.1.1 量刑证明对象的内涵 | 第26-28页 |
3.1.2 量刑证明对象的具体内容比较 | 第28-29页 |
3.2 量刑的证明责任的比较 | 第29-35页 |
3.2.1 证明责任的概念 | 第29-32页 |
3.2.2 量刑证明责任在不同主体间分配的异同 | 第32-35页 |
3.3 量刑的证明标准的比较 | 第35-38页 |
3.3.1 证明标准的概念 | 第35-36页 |
3.3.2 量刑证明标准的具体标准比较 | 第36-38页 |
3.4 比较的结论 | 第38-42页 |
3.4.1 量刑证明对象方面 | 第38-39页 |
3.4.2 量刑证明责任方面 | 第39-40页 |
3.4.3 量刑证明标准方面 | 第40-42页 |
第四章 我国量刑证明现行立法的缺陷 | 第42-48页 |
4.1 相对独立量刑程序中有关量刑证明的规定 | 第42-43页 |
4.1.1 我国立法中涉及量刑证明的主要文件 | 第42页 |
4.1.2 我国相对独立量刑程序制度中对于量刑证明的主要规定 | 第42-43页 |
4.2 相对独立量刑程序中有关量刑证明规定的缺陷 | 第43-48页 |
4.2.1 现行制度中值得肯定的做法 | 第44-45页 |
4.2.2 现行制度中依然存在的缺陷 | 第45-48页 |
第五章 我国相对独立量刑程序中量刑证明的立法完善 | 第48-53页 |
5.1 独立量刑程序中的量刑证明对象 | 第48-49页 |
5.1.1 量刑情节中应加入“与犯罪无关的人身危险性事实” | 第48页 |
5.1.2 在未成年人报告之后全面引入量刑前报告制度 | 第48-49页 |
5.1.3 对量刑建议书和量刑意见书的内容预制“影响量刑因素目录” | 第49页 |
5.2 相对独立量刑程序中的量刑证明责任 | 第49-51页 |
5.2.1 明确法官的证明责任 | 第49-50页 |
5.2.2 “四要素”的证明责任分配机制 | 第50-51页 |
5.3 相对独立量刑程序中的量刑证明标准 | 第51-53页 |
5.3.1 具备可行性的量刑证明标准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 第51页 |
5.3.2 明确设置具备可行性的量刑证明标准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