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重金属污染土修复的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1.2.1 重金属污染土概述 | 第13-14页 |
1.2.2 重金属污染土的修复技术 | 第14页 |
1.2.3 固化/稳定法修复重金属污染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2.4 生物炭修复重金属污染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2.5 存在的问题 | 第20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第二章 试验材料及方法 | 第22-30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2-23页 |
2.1.1 供试土样 | 第22页 |
2.1.2 水泥 | 第22页 |
2.1.3 生物炭 | 第22-23页 |
2.1.4 激发剂 | 第23页 |
2.1.5 硝酸铬 | 第23页 |
2.1.6 试验用水 | 第23页 |
2.1.7 铬污染土 | 第23页 |
2.2 试样的制备及养护方式 | 第23-24页 |
2.2.1 试样的制备 | 第23-24页 |
2.2.2 试样的养护方式 | 第24页 |
2.3 试验方法 | 第24-30页 |
2.3.1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第25页 |
2.3.2 压缩试验 | 第25-27页 |
2.3.3 渗透试验 | 第27-28页 |
2.3.4 毒性浸出试验 | 第28-29页 |
2.3.5 扫描电子显微镜试验 | 第29-30页 |
第三章 水泥基土壤固化剂配比研究 | 第30-36页 |
3.1 前言 | 第30-31页 |
3.2 试验方案 | 第31页 |
3.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31-34页 |
3.4 土壤固化剂配方验证 | 第34-35页 |
3.5 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固化铬污染土工程性质试验研究 | 第36-51页 |
4.1 前言 | 第36页 |
4.2 试验方案 | 第36页 |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6-50页 |
4.3.1 无侧限抗压强度 | 第36-41页 |
4.3.2 压缩特性 | 第41-46页 |
4.3.3 渗透特性 | 第46-50页 |
4.4 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固化铬污染土毒性浸出特性研究 | 第51-57页 |
5.1 前言 | 第51页 |
5.2 试验方案 | 第51页 |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1-56页 |
5.3.1 铬离子掺量对毒性浸出特性的影响 | 第51-52页 |
5.3.2 生物炭掺量对毒性浸出特性的影响 | 第52-54页 |
5.3.3 养护龄期对毒性浸出特性的影响 | 第54-56页 |
5.4 小结 | 第56-57页 |
第六章 生物炭协同土壤固化剂固化/稳定铬污染土的作用机理研究 | 第57-64页 |
6.1 前言 | 第57页 |
6.2 生物炭对重金属的吸附机制 | 第57-58页 |
6.3 土壤固化剂各组分的反应生成物 | 第58-59页 |
6.4 扫描电子显微镜试验(SEM) | 第59-63页 |
6.4.1 试验方案 | 第59-60页 |
6.4.2 试验结果分析 | 第60-63页 |
6.5 小结 | 第63-64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7.1 结论 | 第64-65页 |
7.2 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作者简介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