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通信论文--电力系统的运行论文

考虑不确定性的电力系统状态估计及PMU序贯配置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1章 绪论第12-22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3页
    1.2 课题研究现状第13-18页
        1.2.1 引入PMU量测信息的电网状态估计算法第13-14页
        1.2.2 考虑不确定性的电网区间状态估计算法第14-16页
        1.2.3 电热关联理论及其应用第16-17页
        1.2.4 多目标PMU优化配置第17-18页
    1.3 本文主要工作第18-22页
        1.3.1 研究目标第18页
        1.3.2 研究内容第18-21页
        1.3.3 论文框架第21-22页
第2章 考虑不确定性的电网区间状态估计第22-46页
    2.1 不确定性来源与建模第22-24页
        2.1.1 电网不确定性来源第22-23页
        2.1.2 电网不确定性建模第23-24页
    2.2 基于拉丁超立方抽样蒙特卡洛模拟(LHS-MCS)的区间状态估计方法第24-29页
        2.2.1 加权最小二乘状态估计算法第24-25页
        2.2.2 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第25-26页
        2.2.3 算法流程图及详细步骤第26-27页
        2.2.4 误差评价指标与无偏性检验第27-29页
    2.3 基于半不变量与Gram-Charlier级数展开的电网区间状态估计方法第29-34页
        2.3.1 半不变量与Gram-Charlier级数第29-32页
        2.3.2 区间状态估计数学模型第32-33页
        2.3.3 算法流程图及详细步骤第33-34页
    2.4 算例分析第34-41页
        2.4.1 基于LHS-MCS的区间估计算法有效性验证第34-38页
        2.4.2 基于半不变量法的区间估计算法有效性验证第38-40页
        2.4.3 两种区间估计算法的比较第40-41页
    2.5 量测量和线路参数不确定性对估计结果的影响分析第41-44页
    2.6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3章 计及电热关联的电网状态估计方法第46-62页
    3.1 架空输电线路的热平衡原理第46-47页
    3.2 计及电热关联的潮流计算模型第47-48页
    3.3 计及电热关联的两步状态估计模型与算法第48-51页
        3.3.1 两步状态估计模型与算法第48-50页
        3.3.2 两步状态估计模块化设计第50-51页
    3.4 计及电热关联的联合状态估计模型与算法第51-54页
        3.4.1 量测量、量测方程及状态量第51页
        3.4.2 增广雅各比矩阵H中元素推导第51-54页
    3.5 算例分析第54-60页
        3.5.1 环境因素和线路潮流对线路电阻的影响第54-57页
        3.5.2 计及电热关联的状态估计算法有效性验证第57-59页
        3.5.3 算法收敛性探究第59-60页
    3.6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4章 考虑不确定性的PMU多目标序贯配置方案第62-80页
    4.1 电网可观测性分析第62-63页
        4.1.1 系统可观第62页
        4.1.2 节点可观第62-63页
    4.2 考虑状态不确定性的PMU多目标序贯配置方案第63-65页
        4.2.1 优化变量、目标函数和权重确定第63-65页
        4.2.2 基于最小偏差法的PMU多目标配置算法第65页
    4.3 多约束条件讨论第65-73页
        4.3.1 正常量测情形下系统可观性要求第66-67页
        4.3.2 系统不可观测深度要求第67-69页
        4.3.3 偶然事故情形下系统可观性要求第69-70页
        4.3.4 必须配置PMU或无法配置PMU的节点第70-71页
        4.3.5 系统故障可观性要求第71-72页
        4.3.6 各阶段PMU数目要求第72页
        4.3.7 零注入节点建模第72-73页
    4.4 算例分析第73-78页
        4.4.1 正常量测情形下系统可观的PMU配置第73-75页
        4.4.2 满足一定不可观测深度的PMU序贯配置第75-76页
        4.4.3 偶然事故情形下系统可观的PMU配置第76-77页
        4.4.4 满足故障可观性的PMU配置第77页
        4.4.5 计及零注入约束的PMU配置第77-78页
    4.5 本章小结第78-80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88页
附录A第88-89页
致谢第89-9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第90-91页
附件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固态电解质改性钛酸锂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下一篇:双钙钛矿型铁锰酸铋外延薄膜的制备及其光伏电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