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

《经律异相》譬喻文学之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目录第5-7页
绪论第7-16页
    第一节 佛教譬喻文学概说第7-8页
    第二节 汉译譬喻类佛典及其研究第8-12页
    第三节 《经律异相》研究综述第12-15页
    第四节 本论文的研究动机、目的、方法与意义第15-16页
第一章 《经律异相》概述第16-22页
    1.1 《经律异相》的辑集者第16-17页
    1.2 《经律异相》的辑成与流布第17-18页
    1.3 后世对《经律异相》的定位、研究与评价第18页
    1.4 《经律异相》的结构特征第18-19页
    1.5 《经律异相》的特征第19-22页
        1.5.1 《经律异相》的十二分教特征第19-20页
        1.5.2 《经律异相》的现代文类特征第20-22页
第二章 《经律异相》与“因缘”(NIDANA尼陀那)第22-26页
    2.1 作为广义譬喻的文类——“因缘”第22页
    2.2 《经律异相》中的因缘喻第22-24页
    2.3 “因缘”故事的叙事特征第24-26页
第三章 《经律异相》与“本生”(JATAKA阁陀伽)第26-29页
    3.1 佛本生的形态与特点第26-27页
    3.2 《经律异相》中的本生第27-28页
    3.3 “本生”文学:佛教文学的典范第28-29页
第四章 《经律异相》中的“譬喻”(AVADANA阿波陀那)第29-35页
    4.1 譬喻部、譬喻师、譬喻经——佛教譬喻文学的兴起第29-31页
    4.2 “譬喻”对“因缘”、“本生”、“本事”、“记说”的统摄第31-32页
    4.3 《经律异相》与佛教比喻文学第32-34页
    4.4 《经律异相》譬喻的文类与叙事特征第34-35页
第五章 《经律异相》譬喻文学的内涵与意蕴第35-38页
    5.1 小乘思想和大乘思想第35-36页
    5.2 因果报应与六道轮回第36页
    5.3 性别与身份第36-38页
结语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2页
在学期间的研宄成果第42-43页
致谢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吴潜及其《履斋诗余》研究
下一篇:高拱文学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