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1 前言 | 第12-27页 |
1.1 塑料地膜在农业领域的发展历程及发展意义 | 第12-13页 |
1.1.1 塑料地膜在农业领域应用的发展历程 | 第12-13页 |
1.1.2 发展塑料地膜覆盖技术的意义 | 第13页 |
1.2 农用塑料地膜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3-15页 |
1.2.1 农用塑料地膜的应用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塑料地膜存在的问题 | 第14-15页 |
1.3 可降解地膜的现状以及意义 | 第15-18页 |
1.3.1 光降解地膜 | 第15-16页 |
1.3.2 可生物降解地膜 | 第16-18页 |
1.4 生物降解塑料的种类及性质 | 第18-26页 |
1.4.1 天然生物降解材料 | 第19页 |
1.4.2 生物合成生物降解材料 | 第19-20页 |
1.4.3 人工合成生物降解材料 | 第20-26页 |
1.5 论文的选题依据与研究思路 | 第26-27页 |
2 实验部分 | 第27-33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7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27-28页 |
2.3 PBAT/PLA/CE-SZ01样片的制备 | 第28页 |
2.4 PBAT/PLA可生物降解地膜的制备 | 第28-29页 |
2.5 测试表征 | 第29-33页 |
2.5.1 熔体流动速率(MFI)测试 | 第29页 |
2.5.2 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表征 | 第29-30页 |
2.5.3 X射线衍射(XRD)表征 | 第30页 |
2.5.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 | 第30页 |
2.5.5 差示扫描量热(DSC)测试 | 第30页 |
2.5.6 热重分析(TGA)测试 | 第30-31页 |
2.5.7 动态热力学(DMA)测试 | 第31页 |
2.5.8 光学性能表征 | 第31页 |
2.5.9 力学性能测试 | 第31-3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3-49页 |
3.1 PBAT/PLA共混料熔体流动速率结果分析 | 第33-34页 |
3.1.1 PBAT/PLA/CE-SZ01共混母料熔体流动指数结果分析 | 第33页 |
3.1.2 PBAT/PLA/ADR4370S共混母料熔体流动速率结果分析 | 第33-34页 |
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第34-37页 |
3.2.1 PBAT/PLA/CE-SZ01样片扫描电镜分析 | 第35-36页 |
3.2.2 PBAT/PLA/ADR4370S生物降解地膜扫描电镜分析 | 第36-37页 |
3.3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第37-39页 |
3.3.1 PBAT/PLA/ADR4370S生物降解地膜X射线衍射分析 | 第38-39页 |
3.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39-41页 |
3.4.1 扩链剂ADR4370S红外分析 | 第39-40页 |
3.4.2 PBAT/PLA系列生物降解地膜红外分析 | 第40-41页 |
3.5 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 | 第41-43页 |
3.5.1 PBAT/PLA/CE-SZ01差式扫描量热分析 | 第41-42页 |
3.5.2 PBAT/PLA系列生物降解地膜差式扫描量热分析 | 第42-43页 |
3.6 热重分析(TGA)分析 | 第43-44页 |
3.6.1 PBAT/PLA/ADR4370S生物降解地膜热重分析 | 第43-44页 |
3.7 动态热力学测试(DMA)分析 | 第44-45页 |
3.7.1 增容剂改性PBAT/PLA共混物的DMA分析 | 第44-45页 |
3.8 力学性能分析 | 第45-47页 |
3.8.1 PBAT/PLA/CE-SZ01样片力学性能分析 | 第45-47页 |
3.9 光学性能分析 | 第47-49页 |
3.9.1 PBAT/PLA/ADR4370S生物降解地膜光学性能分析 | 第47-49页 |
4 讨论 | 第49-50页 |
4.1 增容剂CE-SZ01对PBAT/PLA共混物增容改性研究 | 第49页 |
4.2 扩链剂ADR4370S对PBAT/PLA共混物增容改性研究 | 第49-50页 |
5 结论 | 第50-51页 |
6 创新之处 | 第51-52页 |
7 参考文献 | 第52-61页 |
8 致谢 | 第61-62页 |
9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