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程序设计论文

基于子空间分析和维度投影的交互式多变量体绘制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1 多变量传递函数设计第10-11页
        1.2.2 传递函数的用户接口与交互方式第11-13页
        1.2.3 多变量体数据可视化系统第13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3-14页
    1.4 论文结构框架第14-16页
第二章 体绘制与传递函数第16-21页
    2.1 体数据与体绘制第16页
    2.2 基于光线投射的并行化体绘制第16-18页
        2.2.1 基本体绘制算法第16-17页
        2.2.2 并行化光线投射算法第17-18页
    2.3 体绘制中的传递函数第18-20页
        2.3.1 一维及多维传递函数设计第18-19页
        2.3.2 多变量传递函数设计第19-20页
    2.4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三章 多变量传递函数设计方法第21-25页
    3.1 体数据特征采样第21-22页
        3.1.1 数据预处理第21页
        3.1.2 多变量体数据特征采样算法第21-22页
    3.2 子空间聚类分析第22-23页
    3.3 基于RadViz的多维数据投影第23-24页
    3.4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四章 多变量体数据可视分析第25-30页
    4.1 SAMP-Viz系统界面设计第25页
    4.2 传递函数曲线视图第25-26页
    4.3 子空间导航视图第26-27页
    4.4 RadViz视图第27-28页
    4.5 体绘制视图第28-29页
    4.6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五章 系统框架与实验结果第30-42页
    5.1 实验平台与数据第30页
    5.2 多变量体数据可视分析框架第30-31页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1-38页
        5.3.1 子空间探索第31-35页
        5.3.2 RadViz投影分析第35-38页
    5.4 实验效果对比第38-40页
    5.5 用户研究第40-41页
        5.5.1 实验设计及参与者第40页
        5.5.2 用户评估结果第40-41页
    5.6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42-43页
    6.1 总结第42页
    6.2 展望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8页
致谢第48-49页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Spark的子图同构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用户反馈信息和异质信息的推荐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