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4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2-16页 |
1.1.1 水污染与污水处理 | 第12-13页 |
1.1.2 剩余污泥的产生、特性和对环境的影响 | 第13-14页 |
1.1.3 剩余污泥的处理原则和方法 | 第14-16页 |
1.2 厌氧环境下微生物、细菌生化机理概述 | 第16-18页 |
1.2.1 厌氧微生物学的研究概况 | 第16页 |
1.2.2 厌氧微生处理过程的生化机理 | 第16-18页 |
1.2.3 厌氧生物处理的特点 | 第18页 |
1.3 光合细菌厌氧环境下处理污水水质概述 | 第18-19页 |
1.3.1 光合细菌 | 第18-19页 |
1.3.2 光合细菌处理污水的特点 | 第19页 |
1.4 低能超声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 第19-20页 |
1.4.1 超声波的生物效应 | 第19-20页 |
1.4.2 厌氧环境下低能超声波、光合细菌联合促进污泥减量化 | 第20页 |
1.5 本文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0-24页 |
1.5.1 研究目的 | 第20-21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1.5.3 技术路线 | 第21-24页 |
第2章 实验设备与方法 | 第24-32页 |
2.1 实验设备 | 第24-25页 |
2.1.1 超声空化破解污泥设备 | 第24页 |
2.1.2 超声波清洗机 | 第24-25页 |
2.1.3 多头磁力加热搅拌器 | 第25页 |
2.1.4 分光光度计 | 第25页 |
2.2 实验材料 | 第25-26页 |
2.3 药品与试剂 | 第26-27页 |
2.4 其他仪器 | 第27-28页 |
2.5 检测项目与分析方法 | 第28-32页 |
2.5.1 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概述与测定方法(重铬酸钾法) | 第28页 |
2.5.2 蛋白质概述及测定方法(福林酚试剂法) | 第28-29页 |
2.5.3 酸概述及测定方法 | 第29页 |
2.5.4 气体测定方法 | 第29页 |
2.5.5 悬浮物(SS)概述及测定方法(烘箱烘干法) | 第29-32页 |
第3章 超声时间对光/声联合厌氧处理剩余污泥的影响 | 第32-46页 |
3.1 实验探究与实验方案 | 第32-34页 |
3.1.1 实验探究 | 第32-33页 |
3.1.2 实验思路与方案 | 第33页 |
3.1.3 实验步骤 | 第33-34页 |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4-44页 |
3.2.1 OD结果与分析 | 第34-36页 |
3.2.2 SCOD结果与分析 | 第36-39页 |
3.2.3 蛋白质结果与分析 | 第39-41页 |
3.2.4 酸的结果与分析 | 第41-42页 |
3.2.5 SS和产气量的结果与分 | 第42-44页 |
3.3 小结 | 第44-46页 |
第4章 光合细菌浓度对光/声联合厌氧处理剩余污泥的影响 | 第46-60页 |
4.1 实验探究与实验方案 | 第46-48页 |
4.1.1 实验探究 | 第46-47页 |
4.1.2 实验思路与方案 | 第47页 |
4.1.3 实验步骤 | 第47-48页 |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8-57页 |
4.2.1 OD结果与分析 | 第48-50页 |
4.2.2 SCOD结果与分析 | 第50-52页 |
4.2.3 蛋白质结果与分析 | 第52-54页 |
4.2.4 酸的结果与分析 | 第54-56页 |
4.2.5 SS和产气量的结果与分析 | 第56-57页 |
4.3 小结 | 第57-60页 |
第5章 光照强度对光/声联合处理剩余污泥的影响 | 第60-74页 |
5.1 实验探究与实验方案 | 第60-62页 |
5.1.1 实验探究 | 第60-61页 |
5.1.2 实验思路与方案 | 第61页 |
5.1.3 实验步骤 | 第61-62页 |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2-72页 |
5.2.1 OD结果与分析 | 第62-64页 |
5.2.2 SCOD结果与分析 | 第64-67页 |
5.2.3 蛋白质结果与分析 | 第67-69页 |
5.2.4 酸的结果与分析 | 第69-70页 |
5.2.5 SS和产气量的结果与分析 | 第70-72页 |
5.3 小结 | 第72-74页 |
第6章 搅拌速度对光/声联合厌氧处理剩余污泥的影响 | 第74-88页 |
6.1 实验探究与实验方案 | 第74-76页 |
6.1.1 实验探究 | 第74-75页 |
6.1.2 实验思路与方案 | 第75页 |
6.1.3 实验步骤 | 第75-76页 |
6.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76-86页 |
6.2.1 OD结果与分析 | 第76-78页 |
6.2.2 SCOD结果与分析 | 第78-81页 |
6.2.3 蛋白质结果与分析 | 第81-83页 |
6.2.4 酸的结果与分析 | 第83-85页 |
6.2.5 SS和产气量的结果与分析 | 第85-86页 |
6.3 小结 | 第86-88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8-90页 |
7.1 结论 | 第88-89页 |
7.2 展望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4页 |
致谢 | 第94-9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