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第12-15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状况综述 | 第12-14页 |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4-15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5-16页 |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凉山彝族漆艺术发展历史与文化背景 | 第18-28页 |
·漆艺术源流 | 第18-23页 |
·漆艺术概论 | 第19-20页 |
·漆艺术的历史 | 第20-23页 |
·凉山彝族漆器溯源 | 第23-28页 |
·传统凉山彝族制作漆器的历史 | 第23-24页 |
·传统凉山彝族漆器的制作 | 第24-28页 |
第三章 纹的溯源 | 第28-40页 |
·相似装饰纹样与手法在凉山彝族漆器与新石器时代彩陶中的体现 | 第28-34页 |
·象形纹饰 | 第28-32页 |
·动物纹样 | 第29-30页 |
·植物纹样 | 第30-31页 |
·景物纹饰 | 第31-32页 |
·几何纹饰 | 第32-34页 |
·纹样装饰法则运用上的相似 | 第34-36页 |
·对比法 | 第34-35页 |
·对称法 | 第35页 |
·重复法 | 第35-36页 |
·纹样装饰艺术特点的统一 | 第36-37页 |
·单纯手法下的强烈装饰效果 | 第36页 |
·装饰与器型的完美结合 | 第36-37页 |
·同源装饰图案成因分析 | 第37-40页 |
·对于自然形态的摹仿 | 第38页 |
·相似的艺术心理诉求 | 第38-40页 |
第四章 色的传递 | 第40-46页 |
·相似色彩选择在凉山彝族漆器与其他工艺美术中的体现 | 第40-41页 |
·凉山彝族漆器的色彩选择 | 第40页 |
·战国楚系漆器的色彩选择 | 第40-41页 |
·新石器时代黄河中上游彩陶的色彩选择 | 第41页 |
·相似色彩选择成因分析 | 第41-46页 |
·自然资源的影响 | 第42-43页 |
·色彩崇拜的影响 | 第43-44页 |
·色彩的共性情感需求 | 第44-46页 |
第五章 形的延伸 | 第46-54页 |
·相似仿生器型在凉山彝族漆器与其他工艺美术中的体现 | 第46-48页 |
·植物造型的模仿 | 第46-47页 |
·动物造型的模仿 | 第47-48页 |
·"豆"型器在凉山彝族漆器与其他工艺美术中的体现 | 第48-50页 |
·相似器型的成因分析 | 第50-54页 |
·历史的传承与交汇 | 第50-51页 |
·生活习惯的影响 | 第51-54页 |
第六章 凉山彝族漆器艺术在现代社会的发展 | 第54-62页 |
·韩日及中国漆艺术应用现况 | 第54-58页 |
·韩国现代漆艺术发展 | 第54-55页 |
·日本现代漆艺术发展 | 第55-57页 |
·国内现代漆艺术发展 | 第57-58页 |
·凉山彝族漆器近代生产经营的变迁 | 第58-59页 |
·凉山彝族漆器的价值重构 | 第59-62页 |
·重新对凉山彝族漆器进行市场定位 | 第60页 |
·保护传统工艺的人才,提高从业者的技术水平与素质 | 第60-61页 |
·对生产方式进行优化 | 第61-62页 |
结语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附录A 图片出处说明 | 第70-74页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