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1章 "皆"、"各"词义概述 | 第11-19页 |
1.1 词源 | 第11-12页 |
1.1.1 皆 | 第11-12页 |
1.1.2 各 | 第12页 |
1.2 法律涵义 | 第12-19页 |
1.2.1 皆在律文中的涵义 | 第12-15页 |
1.2.2 各在律文中的涵义 | 第15-17页 |
1.2.3 "皆"、"各"字例异同 | 第17-19页 |
第2章 "皆"、"各"字例在唐律疏议中的分布及形态 | 第19-31页 |
2.1 "皆"字例在唐律疏议中的分布及形态 | 第19-22页 |
2.1.1 "皆"字例的分布 | 第19-20页 |
2.1.2 "皆"字例形态 | 第20-22页 |
2.2 "各"字例在唐律疏议中的分布及形态 | 第22-31页 |
2.2.1 "各"字例的分布见下表2.2 | 第22-27页 |
2.2.2 "各"字例形态 | 第27-31页 |
第3章 "皆"、"各"字例中所体现出的唐律立法本质 | 第31-34页 |
3.1 "宽宥"的限度 | 第31-32页 |
3.2 等级制 | 第32-34页 |
3.2.1 皇权至上 | 第32-33页 |
3.2.2 上下尊卑有序 | 第33-34页 |
第4章 "皆"、"各"字例在唐律中的重要作用 | 第34-37页 |
4.1 打破"各为科断以着其罪"的处罚模式 | 第34-35页 |
4.1.1 《唐律疏议》中关于"共犯罪"的基本规定 | 第34-35页 |
4.1.2 《唐律疏议》"共犯罪"条中的"皆"、"各" | 第35页 |
4.2 "皆"字例扩大了唐律中"正犯"的范围 | 第35-36页 |
4.3 加强吏治 | 第36-37页 |
4.3.1 控制司法官吏裁量权 | 第36页 |
4.3.2 督促官吏自省 | 第36-37页 |
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
后记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