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第13-14页 |
一、前言 | 第14-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6页 |
1.1.1 帕金森病及其治疗手段 | 第14页 |
1.1.2 深部脑刺激的发展与现状 | 第14-15页 |
1.1.3 深部脑刺激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6-17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二、方法 | 第19-39页 |
2.1 LabVIEW及其建模仿真的特点 | 第19-22页 |
2.1.1 LabVIEW简介 | 第19-20页 |
2.1.2 LabVIEW建模仿真的特点 | 第20-22页 |
2.2 LabVIEW应用于神经生理学建模与仿真 | 第22-25页 |
2.2.1 数学和编程模块 | 第22-25页 |
2.2.2 MATLAB脚本节点 | 第25页 |
2.2.3 动态链接库 | 第25页 |
2.3 TC中继神经元 | 第25-32页 |
2.3.1 神经系统及丘脑简介 | 第25-28页 |
2.3.2 TC中继神经元离子通道 | 第28-32页 |
2.4 TC中继神经元的DBS模型 | 第32-39页 |
2.4.1 DBS电极模型 | 第32-34页 |
2.4.2 TC中继神经元多房室电缆模型 | 第34-39页 |
三、结果 | 第39-53页 |
3.1 H-H模型程序代码及部分仿真结果 | 第39-45页 |
3.1.1 基于数学和编程模块的H-H模型 | 第39-40页 |
3.1.2 基于MATLAB脚本节点的H-H模型 | 第40页 |
3.1.3 基于动态链接库的H-H模型 | 第40-42页 |
3.1.4 部分动作电位仿真结果 | 第42-45页 |
3.2 TC中继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 | 第45-47页 |
3.2.1 TC中继神经元的放电特性 | 第45-46页 |
3.2.2 TC中继神经元的中继功能 | 第46-47页 |
3.3 TC中继神经元对于DBS的响应 | 第47-53页 |
3.3.1 房室单元的几何和电生理特性对DBS作用效果的影响 | 第48-49页 |
3.3.2 电极位置对DBS作用效果的影响 | 第49-50页 |
3.3.3 刺激参数对DBS作用效果的影响 | 第50-51页 |
3.3.4 突触输入对TC皮层神经元中继功能的影响 | 第51-53页 |
四、结论与讨论 | 第53-56页 |
4.1 结论 | 第53-54页 |
4.1.1 LabVIEW应用于神经生理学建模仿真 | 第53页 |
4.1.2 DBS期间神经元的激活和抑制情况 | 第53-54页 |
4.1.3 DBS可能的治疗机制 | 第54页 |
4.2 讨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1-62页 |
综述 | 第62-73页 |
深部脑刺激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第62-70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