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9-14页 |
| 1.1 无创性危险分层指标 | 第9-12页 |
| 1.1.1 左室射血分数 | 第9-10页 |
| 1.1.2 ECG | 第10-12页 |
| 1.2 无创 ECG 参数新指标 | 第12-14页 |
| 1.2.1 TpTe 或 TpTeC | 第12页 |
| 1.2.2 JTp 或 JTpC | 第12-13页 |
| 1.2.3 J 波 | 第13-14页 |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4-18页 |
| 2.1 研究对象 | 第14页 |
| 2.2 VT 和 VF 的 ECG 特征 | 第14-15页 |
| 2.3 ECG 参数测量标准 | 第15-16页 |
| 2.4 室性心律失常分类 | 第16-17页 |
| 2.5 统计学分析 | 第17-18页 |
| 第3章 结果 | 第18-26页 |
| 3.1 研究对象的一般特征 | 第18-19页 |
| 3.2 J 波发生率及概况 | 第19-21页 |
| 3.3 ECG 参数指标比较 | 第21-24页 |
| 3.4 研究对象 JTP 和 RR 间期相关性分析 | 第24-25页 |
| 3.5 ECG 参数 JTP/QT 不同范围人数分布 | 第25-26页 |
| 第4章 讨论 | 第26-29页 |
| 4.1 J 波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 第26页 |
| 4.2 QRS 时限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 第26-27页 |
| 4.3 QT 和 QTC 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 第27页 |
| 4.4 TPTE 和 TPTEC 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 第27-28页 |
| 4.5 JTP、JTPC 和 JTP/QT 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 第28页 |
| 4.6 不足之处及展望 | 第28-29页 |
| 第5章 结论 | 第29-30页 |
| 致谢 | 第30-31页 |
| 参考文献 | 第31-37页 |
| 综述 | 第37-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