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口腔科学论文--口腔内科学论文--治疗学论文

根尖预备终末工作宽度对根管内细菌清除效果影响的体外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缩略词表第10-11页
第1章 引言第11-14页
第2章 材料和方法第14-19页
    2.1 材料和设备第14-15页
        2.1.1 实验菌株第14页
        2.1.2 主要试剂及材料第14页
        2.1.3 主要仪器及设备第14-15页
        2.1.4 实验所需培养基及其配制第15页
    2.2 实验方法第15-18页
        2.2.1 实验样本的选择和制作第15-16页
        2.2.2 实验样本消毒灭菌第16页
        2.2.3 菌株的活化及菌液浓度的调配第16页
        2.2.4 粪肠球菌离体牙根管感染模型的建立第16-17页
        2.2.5 根管内感染情况的扫描电镜观察第17页
        2.2.6 实验分组及根管预备冲洗第17-18页
        2.2.7 感染根管内取样及细菌培养计数第18页
        2.2.8 细菌复苏实验第18页
    2.3 数据处理第18-19页
第3章 结果第19-23页
    3.1 体外成功建立了离体牙根管粪肠球菌感染模型第19页
        3.1.1 实验样本的灭菌效果第19页
        3.1.2 根管内培养菌种的鉴定第19页
        3.1.3 根管内感染情况第19页
    3.2 六组实验样本预备前、后根管内菌落计数结果第19-21页
    3.3 六组实验样本预备前后菌落计数差值第21页
    3.4 六组实验样本根管预备后获得阴性细菌培养的情况第21-22页
    3.5 细菌复苏实验结果第22-23页
第4章 讨论第23-31页
    4.1 粪肠球菌感染根管模型的建立第23-25页
        4.1.1 粪肠球菌第23-24页
        4.1.2 体外感染根管模型第24-25页
    4.2 根尖终末工作宽度对根管清创效果的影响第25-28页
    4.3 根管预备后残余细菌的临床意义第28-31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31-32页
    5.1 结论第31页
    5.2 展望第31-32页
致谢第32-33页
参考文献第33-38页
附图第38-43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43-44页
综述第44-52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线传感器网络密钥管理方案研究
下一篇:醛固酮对H9C2心肌细胞缝隙连接蛋白43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