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0-2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2 C4 烯烃/烷烃分离方法 | 第12-16页 |
1.2.1 MTBE/1-丁烯 | 第14-15页 |
1.2.2 1-丁烯和 2-丁烯 | 第15-16页 |
1.3 烃类吸附分离的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4 π络合吸附 | 第17-22页 |
1.4.1 单层分散型吸附剂 | 第19-20页 |
1.4.2 离子交换型吸附剂 | 第20-22页 |
1.4.3 π络合吸附剂的失活 | 第22页 |
1.5 π络合吸附分离烯烃-烷烃的应用研究 | 第22-23页 |
1.6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内容及意义 | 第23-25页 |
第2章 实验与测试方法 | 第25-32页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25-27页 |
2.1.1 反应原料 | 第25-26页 |
2.1.2 实验主要试剂及药品 | 第26页 |
2.1.3 实验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26-27页 |
2.2 实验表征与测试方法 | 第27-28页 |
2.2.1 X 射线粉末衍射 | 第27页 |
2.2.2 低温氮气吸附脱附(BET)表征 | 第27页 |
2.2.3 透射电镜(TEM)表征 | 第27-28页 |
2.3 吸附剂评价指标 | 第28-30页 |
2.3.1 固定床动态吸附实验 | 第28-30页 |
2.3.2 吸附剂的再生实验 | 第30页 |
2.4 实验数据分析方法 | 第30-32页 |
2.4.1 色谱数据处理方法 | 第30-31页 |
2.4.2 穿透饱和吸附量的计算 | 第31-32页 |
第3章 离子交换分子筛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 第32-59页 |
3.1 吸附剂的制备 | 第32-34页 |
3.2 金属离子的选择 | 第34-37页 |
3.3 载体的选择 | 第37-40页 |
3.4 Na13X 分子筛的改性研究 | 第40-50页 |
3.4.1 离子交换改性后 Na13X 分子筛的表征 | 第40-42页 |
3.4.2 实验条件的确定 | 第42-44页 |
3.4.3 交换温度对 13X 分子筛吸附剂的影响 | 第44-46页 |
3.4.4 交换次数对 13X 分子筛吸附剂的影响 | 第46-48页 |
3.4.5 焙烧温度对 13X 分子筛吸附剂的影响 | 第48-50页 |
3.5 NaY 分子筛的改性研究 | 第50-56页 |
3.5.1 实验条件的确定 | 第50-52页 |
3.5.2 离子交换改性后 NaY 分子筛的表征 | 第52-53页 |
3.5.3 交换温度对 NaY 分子筛吸附剂的影响 | 第53-54页 |
3.5.4 交换次数对 NaY 分子筛吸附剂的影响 | 第54-55页 |
3.5.5 焙烧温度对 NaY 分子筛吸附剂的影响 | 第55-56页 |
3.6 吸附剂再生实验结果 | 第56-57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4章 单层分散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 | 第59-70页 |
4.1 单层热分散法和浸渍法的比较 | 第59-62页 |
4.1.1 两种方法制备的吸附剂的表征结果 | 第60-61页 |
4.1.2 两种方法制备的吸附剂的吸附性能 | 第61-62页 |
4.2 载体γ-Al_2O_3和 SiO_2的比较 | 第62-64页 |
4.2.1 两种载体制备的吸附剂表征结果 | 第62-63页 |
4.2.2 两种载体制备的吸附剂的吸附性能 | 第63-64页 |
4.3 考察金属盐在 SiO_2上的单层负载量 | 第64-65页 |
4.4 新型有序介孔材料 SBA-15 吸附分离碳四初探 | 第65-69页 |
4.4.1 表征结果 | 第66-67页 |
4.4.2 SBA-15 为载体的吸附性能及单层负载量 | 第67-6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