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直线电机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 第9-13页 |
1.2.1 直线电机的发展历史 | 第9-10页 |
1.2.2 直线电机的应用现状 | 第10-13页 |
1.3 直线电机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原理及数学建模 | 第16-28页 |
2.1 引言 | 第16-17页 |
2.2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17-18页 |
2.2.1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基本结构 | 第17页 |
2.2.2 PMLSM 的工作原理 | 第17-18页 |
2.3 PMLSM 数学模型分析 | 第18-25页 |
2.3.1 坐标系简介 | 第19-20页 |
2.3.2 坐标变换原理 | 第20-23页 |
2.3.3 PMLSM 数学模型解析 | 第23-25页 |
2.4 基于 Matlab/Simulink 的 PMLSM 的模型建立 | 第25-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三章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矢量控制方法研究 | 第28-40页 |
3.1 矢量控制的基本原理 | 第28-29页 |
3.2 SVPWM 控制方法的实现 | 第29-34页 |
3.2.1 SVPWM 的基本原理简介 | 第29页 |
3.2.2 SVPWM 的方法实现 | 第29-31页 |
3.2.3 参考矢量所在扇区 N 的判断 | 第31-32页 |
3.2.4 基本矢量作用时间计算与 PWM 波的合成 | 第32-34页 |
3.3 基于 Matlab/Simulink 的矢量控制模型建立 | 第34-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四章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直接推力控制策略及改进技术 | 第40-58页 |
4.1 引言 | 第40页 |
4.2 PMLSM 直接推力控制 | 第40-47页 |
4.2.1 直接推力控制各环节的实现 | 第41-45页 |
4.2.2 直接推力控制仿真系统 | 第45-47页 |
4.3 基于模糊 PI 控制的直接推力控制 | 第47-51页 |
4.3.1 引言 | 第47页 |
4.3.2 模糊 PI 控制原理 | 第47-51页 |
4.3.3 模糊 PI 控制的模型搭建 | 第51页 |
4.4 仿真结果的比较 | 第51-5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8-60页 |
5.1 全文研究工作内容总结 | 第58页 |
5.2 对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