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7页 |
1.1 选题的缘起与可行性 | 第12页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4页 |
1.3 思路与方法 | 第14页 |
1.4 主要内容 | 第14-17页 |
第2章 科学管理理论的形成背景 | 第17-21页 |
2.1 工业革命的内在要求 | 第17-18页 |
2.2 劳资矛盾及“磨洋工”现象的存在 | 第18-19页 |
2.3 早期管理思想的萌芽 | 第19-20页 |
2.4 管理实践的经验累积 | 第20-21页 |
第3章 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21-29页 |
3.1 科学管理的终极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 | 第21页 |
3.2 科学管理的直接目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 第21-22页 |
3.3 维持劳资间的亲密关系是开展科学管理的保障 | 第22-23页 |
3.4 通过动作时间研究使工作标准化、定额化 | 第23-24页 |
3.5 通过差别工资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 | 第24-25页 |
3.6 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训和教育 | 第25-26页 |
3.7 人性化、参与化管理与自我实现 | 第26-27页 |
3.8 科学管理理论的影响 | 第27-29页 |
第4章 电话银行中心的发展及管理问题 | 第29-34页 |
4.1 我国电话银行中心的发展 | 第29-30页 |
4.2 电话银行中心管理难点 | 第30-34页 |
第5章 科学管理理论在A行电话银行中心的运用 | 第34-51页 |
5.1 背景情况介绍 | 第34-35页 |
5.2 定额原理的运用 | 第35-38页 |
5.3 标准化原理的运用 | 第38-41页 |
5.3.1 编写脚本,制作标准话术 | 第39-40页 |
5.3.2 找准共性问题,提升服务感受 | 第40-41页 |
5.4 差别工资制的激励运用 | 第41-42页 |
5.4.1 物质激励手段 | 第41页 |
5.4.2 精神激励手段 | 第41-42页 |
5.5 用人与培训方面的运用 | 第42-46页 |
5.5.1 弹性招聘时间,提高招聘成功率 | 第42-43页 |
5.5.2 引入听试环节,优化招聘流程 | 第43-44页 |
5.5.3 培训前置,增强工作认知 | 第44页 |
5.5.4 建立轮岗制度,提供双向选择 | 第44-45页 |
5.5.5 重视在岗培训,实现培训阶梯化 | 第45-46页 |
5.6 人性化管理的运用 | 第46-51页 |
5.6.1 建立人员发展机制,打造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 | 第47-48页 |
5.6.2 为员工提供参与管理的机会,提升主人翁意识 | 第48-49页 |
5.6.3 关爱下属,增强团队凝聚力 | 第49-50页 |
5.6.4 举办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让企业文化落地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