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DTN拥塞控制机制及其应用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8-10页
插图索引第10-12页
附表索引第12-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23页
    1.1 研究背景及应用第13-16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21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第21页
    1.4 本文组织结构第21-22页
    1.5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2章 DTN 体系结构第23-39页
    2.2 相关术语第24-27页
        2.2.1 节点和端点第24页
        2.2.2 后期绑定第24-25页
        2.2.3 优先级类别第25页
        2.2.4 发送选项和管理记录第25-26页
        2.2.5 连接类型第26-27页
        2.2.6 片段划分和组装第27页
    2.3 Bundle 协议第27-34页
        2.3.1 bundle 块的格式第27-29页
        2.3.2 管理记录格式第29-32页
        2.3.3 bundle 传输处理过程第32-34页
    2.4 DTN 体系结构的实现原型第34-35页
    2.5 ONE 仿真平台第35-38页
    2.6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3章 深空 DTN 多属性决策拥塞控制机制第39-52页
    3.1 多属性决策拥塞控制第39-41页
        3.1.1 相关概念第39-40页
        3.1.2 多属性决策理论方法第40-41页
        3.1.3 存在问题第41页
    3.2 基于节点状态记录的拥塞控制机制第41-43页
        3.2.1 节点状态的划分第41-42页
        3.2.2 数据记录第42页
        3.2.3 基于节点状态记录的多属性决策拥塞控制机制第42-43页
    3.3 仿真实验第43-51页
        3.3.1 网络模型第43-45页
        3.3.2 轻度拥塞或无拥塞网络第45-47页
        3.3.3 中等拥塞网络第47-49页
        3.3.4 重度拥塞网络第49-51页
    3.4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4章 口袋交换网络中一种基于工作日运动模型的缓存管理方法第52-65页
    4.1 口袋交换网络的工作日运动模型第52-53页
        4.1.1 模型概述第53页
        4.1.2 子模型类别第53页
    4.2 基于工作日运动模型的缓存管理方法第53-56页
        4.2.1 N-Hop 策略第54-55页
        4.2.2 NRM 算法和 LFM 算法第55页
        4.2.3 重复接收数据包的处理方法第55-56页
        4.2.4 基于工作日运动模型的丢包策略第56页
    4.3 仿真实验第56-64页
        4.3.1 仿真环境设置第58-59页
        4.3.2 性能分析与评价第59-64页
    4.4 本章小结第64-65页
总结与展望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3页
致谢第73-74页
附录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交网络使用与政治功效意识之关联--乌坎事件为例
下一篇:支持IEEE1588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