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远程终端单元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变电站RTU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2-14页 |
1.3 课题来源及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RTU总体方案设计 | 第16-22页 |
2.1 变电站RTU的设计需求 | 第16-17页 |
2.1.1 变电站RTU的功能需求 | 第16-17页 |
2.1.2 变电站RTU的技术指标 | 第17页 |
2.2 变电站RTU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 第17-21页 |
2.2.1 RTU主控芯片选型 | 第17-19页 |
2.2.2 RTU硬件总体设计方案 | 第19-20页 |
2.2.3 软件总体设计方案 | 第20-2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RTU硬件设计 | 第22-37页 |
3.1 多路模拟开关电路设计 | 第22-23页 |
3.2 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 第23-25页 |
3.3 多路开关量输入输出电路设计 | 第25-27页 |
3.4 电源管理模块设计 | 第27-29页 |
3.5 通信接口电路设计 | 第29-33页 |
3.5.1 串口RS232电路设计 | 第29-30页 |
3.5.2 RS485总线电路设计 | 第30页 |
3.5.3 CAN总线电路设计 | 第30-31页 |
3.5.4 以太网接口电路设计 | 第31-33页 |
3.6 扩展RAM电路设计 | 第33-35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4章 RTU软件设计 | 第37-66页 |
4.1 软件开发平台和总体设计流程 | 第37-38页 |
4.1.1 软件开发平台 | 第37-38页 |
4.1.2 RTU软件总体设计流程 | 第38页 |
4.2 RTU交流采样程序 | 第38-47页 |
4.2.1 RTU交流采样的种类 | 第39-40页 |
4.2.2 RTU交流采样算法原理 | 第40-44页 |
4.2.3 RTU交流采样程序的实现 | 第44-47页 |
4.3 多路模拟开关选择程序 | 第47-48页 |
4.4 IO口扩展程序设计 | 第48-50页 |
4.4.1 I~2C总线读写数据过程 | 第48-49页 |
4.4.2 PCF8574读写程序设计 | 第49-50页 |
4.5 RTU通信程序设计 | 第50-58页 |
4.5.1 串口通信程序设计 | 第50-52页 |
4.5.2 CAN驱动程序设计 | 第52-55页 |
4.5.3 以太网驱动程序设计 | 第55-58页 |
4.6 RTU通信协议设计与实现 | 第58-65页 |
4.6.1 Modbus协议介绍 | 第58-60页 |
4.6.2 Modbus协议在RTU中的应用 | 第60-62页 |
4.6.3 差错校验控制 | 第62-65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5章 RTU系统搭建及测试 | 第66-78页 |
5.1 RTU结构设计 | 第66-67页 |
5.2 功能模块PCB设计 | 第67-69页 |
5.2.1 主控板PCB设计 | 第67-68页 |
5.2.2 底板PCB设计 | 第68-69页 |
5.3 RTU硬件测试 | 第69-72页 |
5.3.1 电气连接测试 | 第69-70页 |
5.3.2 硬件电路功能测试 | 第70-72页 |
5.4 RTU软件调试 | 第72-74页 |
5.5 测试结果分析 | 第74-77页 |
5.5.1 RTU采集电力参数测试与分析 | 第74-77页 |
5.5.2 RTU开关量测试 | 第77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5-86页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86-87页 |
附录C 交流采样程序部分代码 | 第87-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