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2页 |
1 植物组织培养 | 第11-14页 |
1.1 植物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 | 第11-12页 |
1.1.1 器官发生途径 | 第12页 |
1.1.2 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 | 第12页 |
1.2 植物组织培养应用及意义 | 第12-14页 |
1.2.1 植物育种 | 第12-13页 |
1.2.2 离体快繁与脱毒 | 第13-14页 |
1.2.3 种质资源保存 | 第14页 |
1.2.4 次生代谢产物生产 | 第14页 |
2 结缕草属植物再生体系的研究现状 | 第14-22页 |
2.1 组织培养程序 | 第15页 |
2.2 外植体的选择 | 第15页 |
2.3 基本培养基的选择 | 第15-17页 |
2.4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选择和使用 | 第17-19页 |
2.5 添加物 | 第19-20页 |
2.6 其他影响因素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沟叶结缕草愈伤组织再生体系的优化 | 第22-40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2-25页 |
1.1 试验材料 | 第22-23页 |
1.2 试验方法 | 第23-24页 |
1.3 培养条件 | 第24-25页 |
2 数据统计与结果分析 | 第25-26页 |
2.1 数据统计 | 第25页 |
2.2 结果分析 | 第25-26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26-40页 |
3.1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浓度组合对胚性愈伤组织再生的影响 | 第26-28页 |
3.2 添加不同氨基酸对胚性愈伤组织再生的影响 | 第28-30页 |
3.3 固化剂种类对胚性愈伤组织再生的影响 | 第30-31页 |
3.4 接种大小对胚性愈伤组织再生的影响 | 第31-32页 |
3.5 培养容器对胚性愈伤组织再生的影响 | 第32-34页 |
3.6 20Gy ~(60)Coγ射线对胚性愈伤组织再生的影响 | 第34-35页 |
3.7 胚性愈伤组织再生的超微结构观察 | 第35-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52页 |
附录 | 第52-54页 |
1 缩略词表 | 第52-53页 |
2 作者简介 | 第53-54页 |
3 发表文章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