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SP县食品质量监管工作质量改进研究
| 目录 | 第4-6页 |
| Contents | 第6-8页 |
| 摘要 | 第8-9页 |
| ABSTRACT | 第9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0-14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1.3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 1.4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 1.4.1 社会调研法 | 第12页 |
| 1.4.2 文献研究法 | 第12-13页 |
| 1.4.3 比较研究法 | 第13页 |
| 1.4.4 综合分析法 | 第13页 |
| 1.4.5 博弈分析法 | 第13-14页 |
| 第2章 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14-21页 |
| 2.1 食品安全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14-15页 |
| 2.1.1 食品的定义 | 第14页 |
| 2.1.2 食品安全的定义 | 第14-15页 |
| 2.1.3 食品安全监管 | 第15页 |
| 2.1.4 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5页 |
| 2.2 国外文献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 2.3 国内食品安全文献综述 | 第17页 |
| 2.4 食品安全监管博弈理论阐述 | 第17-19页 |
| 2.4.1 博弈相关理论简述 | 第17-19页 |
| 2.4.2 食品监管博弈理论相关研究 | 第19页 |
| 2.5 政府工作全面管理相关理论 | 第19-21页 |
| 第3章 SP县食品安全监管困境 | 第21-30页 |
| 3.1 SP县食品安全现状 | 第21-22页 |
| 3.2 食品生产经营监督博弈分析 | 第22-27页 |
| 3.2.1 食品质量的市场调节困境 | 第22-23页 |
| 3.2.2 政府参与监督博弈理论分析 | 第23-26页 |
| 3.2.3 政府与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博弈趋势分析 | 第26页 |
| 3.2.4 演化博弈结论分析 | 第26-27页 |
| 3.3 SP县食品质量其他影响因素简化博弈分析 | 第27-30页 |
| 3.3.1 质监部门监督失灵简化博弈分析 | 第27-28页 |
| 3.3.2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之间恶性博弈分析 | 第28页 |
| 3.3.3 政府与监管部门间的博弈 | 第28-29页 |
| 3.3.4 监管人员选择渎职的博弈分析 | 第29-30页 |
| 第4章 SP县食品监管工作质量问题归纳总结 | 第30-34页 |
| 4.1 食品监管存在问题归纳 | 第30-31页 |
| 4.2 SP县政府监管困境 | 第31-32页 |
| 4.2.1 监管经费困境 | 第31页 |
| 4.2.2 人员精简困境 | 第31-32页 |
| 4.3 政府监管理念的创新 | 第32-34页 |
| 第5章 SP县食品监管工作质量改进措施 | 第34-42页 |
| 5.1 监管手段的改进与创新 | 第34页 |
| 5.2 案例分析——食品生产领域监管工作质量改进 | 第34-40页 |
| 5.2.1 P阶段监管部门所做的工作 | 第35-39页 |
| 5.2.2 D阶段监管部门采取的措施 | 第39-40页 |
| 5.2.3 效果检查 | 第40页 |
| 5.2.4 标准化 | 第40页 |
| 5.3 私权监督主体的职能及手段 | 第40-42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2-44页 |
| 6.1 论文总结 | 第42页 |
| 6.2 研究的不足与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42-44页 |
| 致谢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