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选题的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15-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本文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2章 银企共生的理论分析 | 第17-29页 |
2.1 银企关系的一般表述 | 第17-21页 |
2.1.1 银企关系的一般模式 | 第17-19页 |
2.1.2 商业银行与企业关系的一般分析 | 第19-21页 |
2.2 中国银企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 第21-24页 |
2.2.1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银企关系 | 第21-23页 |
2.2.2 过渡时期的银企关系 | 第23-24页 |
2.2.3 我国银企关系现状 | 第24页 |
2.3 我国银企共生关系的理论分析 | 第24-29页 |
2.3.1 系统动力学简介 | 第24-26页 |
2.3.2 银企关系的因果关系分析 | 第26-29页 |
第3章 银企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29-41页 |
3.1 数据收集及说明 | 第29-30页 |
3.1.1 银行收益情况指标选取及数据说明 | 第29-30页 |
3.1.2 企业收益情况指标选取及数据说明 | 第30页 |
3.2 银企关系的格兰杰分析 | 第30-33页 |
3.2.1 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 第30-31页 |
3.2.2 协整检验 | 第31-32页 |
3.2.3 格兰杰因果检验 | 第32-33页 |
3.3 实证分析 | 第33-41页 |
3.3.1 单位根检验结果 | 第33-34页 |
3.3.2 银企关系的协整检验 | 第34-38页 |
3.3.3 银企关系的格兰杰因果检验 | 第38-41页 |
第4章 金融生态环境促进银企发展的理论分析 | 第41-49页 |
4.1 金融生态环境 | 第41-43页 |
4.1.1 金融生态环境的概念 | 第41-43页 |
4.1.2 金融生态环境之于本文的意义 | 第43页 |
4.2 我国金融生态环境现状描述 | 第43-45页 |
4.2.1 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 | 第44页 |
4.2.2 金融法规不健全,行政干预不可避免 | 第44-45页 |
4.2.3 金融机构发展不健全 | 第45页 |
4.3 金融生态环境对我国银企共生关系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45-49页 |
第5章 金融生态环境对银企共生关系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9-60页 |
5.1 系统建模的思路 | 第49-50页 |
5.2 模型的建立 | 第50-54页 |
5.2.1 子系统划分 | 第50-51页 |
5.2.2 金融生态环境视角下银企共生关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第51-54页 |
5.3 系统仿真及综合评价 | 第54-60页 |
5.3.1 模型参数的确定及误差分析 | 第54-57页 |
5.3.2 金融生态环境改善对银企关系影响 | 第57-60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60-64页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60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60-64页 |
6.2.1 微观层面 | 第60-62页 |
6.2.2 宏观层面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